沉默终结于盛夏。百度成功上市染红了半边天,雅巴合并让人们看到了资本市场的鬼魅,而web2.0则定格了2005年的所有记忆。
“第二波”网络掘金被提上了日程。从一定程度上看,此番创业的主流仍应以基础设施完备的web1.0项目为主,此外,将有更多VC关注web2.0的机会。但无论如何,创业的成功与否似乎更应关乎创业团队本身的人力素质,这一点也是融资的关键。有经验的VC投人,只投项目的VC是愚蠢的。
总结回顾第一波创业的惨痛教训,或许可以减少互联网新经济的盲目性所导致的社会成本。无论1.0,抑或2.0,都是技术进步及主观思维转变的范畴。无论有多少概念让我们玩弄或玩弄我们,对互联网经济的本质都没有任何影响。
“泡末经济”被用来形容第一波创业的悲壮,但未及失败的本质。的确,VC的重视程度是互联网经济兴衰的风向标。然熟悉之,第一波创业失败的本质不正是VC们对国内互联网经济超额利润预期下“疯投”的恶果?反而互联网经济的重挫,却是经济规律理性的自我调整。
不要迷信VC们的判断能力,他们很多时候是“愚蠢”的。众所周知,VC向来投的是“人”,并非纯技术,更不是纯概念。但恰恰,中国人的表演及伪装能力是可怕的。一些能力欠缺的网络淘金者拿着好项目“骗”得了种子以后,却渐渐发现力不从心。于是,难免最后从先驱变为先烈。第一波创业失败的本质就在这,中国不是没有支撑网络生存发展的市场,而是缺乏强力的创业团队。最终杀出重围、加冕先驱的成功互联网企业,都拥有异常出色的团队。
第二波,仍旧是被人吵起来的概念。VC们没有忘记世纪末的疼痛,所以这次来的时候,谈的多、成的少,看的多,干的少。然而,还是有些人拿着web2.0在众媒体上大放厥词了,权且当了VC茶余的笑料却不自知。可以肯定的是,第二波的幸存者不会比第一波多,残酷甚过第一波的大浪淘沙在所难免。
有了上世纪的记忆,注定了VC不可能主宰第二波。从深层次意义上说,互联网经济各基础产业发展严重不均衡可能成为左右第二波成败的关键,这种不均衡将可能导致比较明显的“木桶效应”,而这种畸形土壤自然比西方温暖成熟的土壤对创业流更有杀伤力。
互联网经济没有完全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互联网各基础产业的均衡发展,调节互联网新经济的利润分配,将是必要的。
虽然互联网回暖已有几年的时间,但真正进入令人担忧的第二波仅仅是05年的事。互联网经济面临媒介吵做与概念玩弄之下的新通胀,这种思维中的利润预期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所能实现的最大价值,真正可以大浪淘尽、数风流人物的又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