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国衰落:沦陷的美国经济》
20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曾经在香港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当时曾经替一些中资企业寻找美国的货源。很可惜,每次接触美国公司都受到很冷漠的待遇,要求报价的邮件大多有去无回;相反,日本企业则非常积极进取,几乎都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报价。相信美国公司不热衷外销生意,与内需推动型经济的本土企业针对内销形态有莫大的关系。 科网股泡沫和911袭击 (大标)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得到信息科技带动,股市房市一起升温。在90代的10年之间,美国国债增加75%、国民生产总值上升69%、美国股市急升超过3倍、通胀温和、失业率在5%以下。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期,给人安稳的感觉。到了1992年,国债的总额已超过4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征收的所得税之中,有60%用来支付国债利息。

好景不常,2000年时科网股(dot.com)泡沫化;2001年,经济情况开始急速恶化。2001年9月11日,美国受到伊斯兰极端分子恐怖袭击,数千人死亡。政治和经济开始出现新的局面,美国挥军直取窝藏恐怖分子头目的阿富汗,而塔利班政权没有想到美国果断地联同北方联盟大举进军。兵力薄弱、装备落后和阵地零星的塔利班兵败如山倒。可是,恐怖份子由巴基斯坦等邻近国家潜入,与英美联军打起了持久的游击战,这也是美军有理由长驻阿富汗的原因。后来美国又进军伊拉克,虽然战事很快完结,但是伊拉克的什叶派和逊尼派不断互相攻击,伊朗和叙利亚又支持伊拉克境内的恐怖活动,伊拉克的武装冲突一直持续着。美国的海外战争开支,到2008年为止,估计约为2兆美元,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很多人以为美国现在的经济问题来自911袭击事件。事实上,该次袭击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并不算十分严重,至少不会产生如今的经济困局。也有人埋怨攻伊的军费庞大,令美国经济不振,其实这也是误解。美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来自其自身的经济架构。也就是说,即使完全没有恐怖袭击,美国的经济迟早也会出事。早在里根总统时代,美国已经走上了这条经济不归路。 布什总统为了对抗因为科网股泡沫化及庞大军费引起的经济问题,而大举降息、放松银根,推高房市和股市。在2001至2007年,房市和股市大升,为日后的次贷风暴营造了最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