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机会无处不在:挫折是上帝掉下来的礼物》
心态不一样,看待问题就不一样,结果也会不一样。我们虽然不可能改变三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情,但可以设法改变三分钟以前发生事情所产生的后果。鸡蛋破了就破了,任凭你怎么看着它,想着它,你都不可能使它重新变成一个完整的鸡蛋了,还不如挥挥手,潇洒地对自己说:“破了就破了吧。”然后继续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如果心里整天想着它,怎么也挥不去那个阴影,怎么也摆脱不了那种懊悔,为此反反复复孤枕难眠,这样就放大了痛苦,带给自己的将是更大更多的失误。 1967年,帕特·莱利(Pat Riley)满怀希望地踏进了NBA的球场,那时他是圣地亚哥火箭队的首轮新秀。1967-68赛季,新秀莱利在火箭出场80次,场均得分为7.9分。第二年他的个人场均得分提高到8.8分,然而不幸的是赛季后段莱利膝盖撕裂,这次受伤严重影响了他的运动生涯。1969-70赛季,莱利只打了36场比赛,并在赛季结束后的扩军选秀(Expansion Draft)中被火箭队放弃,而NBA新军波特兰开拓者队在接收莱利后又转手将他交易到了洛杉矶湖人。作为当年著名的湖人替补席中的一员,莱利在洛杉矶度过了整整5个赛季。1976年,本来以为可以创造奇迹,但被伤痛困扰的莱利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了退役。这样的结果,迫使他离开了长久以来从事的行业,同时也让他离开了被他视为生命中一部分的人际关系、友谊、一个固定的场所和一份工作。虽然莱利心里非常痛苦,甚至充满了愤怒,可面对这种改变,他无能为力。但是,莱利没有沉溺于自怨自艾,而是选择了到球场从事很基层的工作,先是做巡回赛秘书,然后做湖人队比赛的广播评论员。没过多久,他就担任了助理教练,两年后他已成为湖人队的总教练。他带领湖人队在80年代创造的“SHOWTIME”时代,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而带领热火的第一年就进入总决赛。莱利在执教湖人的9个赛季中拿到了4个总冠军,1993年带领尼克斯进入了总决赛。莱利也因此被人称为“神算子”。 试想一下,如果莱利是一个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的人,那么他可能重返NBA,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吗?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年轻人讲:“如果工作之前我能把计算机学会……”、“如果我干的不是这一行……”、“如果我出生在有钱人的家庭……”在这些假设之下,他们总会给我们造成一种印象,那就是如今的不如意不是自身的问题,是机会和命运让他们错失良机。 从公司辞职没多久的S,求职了很长时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在一次交谈中,他说:“现在就业压力真大,我真是失败!”于是,我问他之前从事过哪些职业,他的回答着实吓了我一跳。S才25岁,居然已经从事过十多份职业了,他做过超市的收银员、保险推销员,在报社做过记者、编辑,还开过一个餐馆……每当他谈起这些经历的时候,就滔滔不绝,但是一提到自己的现状,又愁云满面,他甚至很自卑地说,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干了那么多份工作都没有成功。我想了一下对他说:“其实,正因为你做了那么多份工作,所以才没有成功。我敢肯定,你并没有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一份工作,而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另一个行业更有前途,所以总在不停地换工作。”S听了以后,没有否认,因为他的确有朝三暮四的求职习惯。于是我建议他,一定要认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并且坚持到底,这样才能做出成绩。
![第18节: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283543296725.jpeg)
S这样的人很常见,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能力不足,认为自己好像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于是在失败的阴云里自怨自艾,甚至妄自菲薄。如果你还在重复S的错误,那么不妨想一想那杯被打翻的牛奶,你是愿意对沾满污垢的脏牛奶念念不忘呢,还是愿意重新喝上一杯新鲜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