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
系列专题:《解读热点经济问题:经济学大师如是说》
熊彼特是发展经济学的早期先驱者,他提出了创新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轰动。这一理论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强调了创新与发明的区别。熊彼特指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发明则是非经济因素。对于一种新的发明而言,惟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发明家也未必是创新者,惟有具备冒险精神,在经济活动中应用新发明的企业家才是创新者。 在熊彼特看来,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家的发明和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他们活动的动力来自对垄断利润或者超额利润的追逐。除了利润动机之外,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就是“企业家精神”。他认为,因为企业家实行“创新”或者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企业的总收入便会超过总支出,此余额或者“剩余”就是企业家的利润,即创新活动的合理报酬。企业家除个人致富这个目的外,实行创新还有显示才能与渴求“成功的欲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这种欲望、“事业心”或者“荣誉”,是一种“战斗的冲动”,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正是在追求最大利润与精神满足这两个目的的驱使下,企业家才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在导入“创新”机制的过程当中,熊彼特深化了竞争的含义。在他看来,竞争不再只是传统经济学所关注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而是代表新产品、新技术、新原料和新工业组织形式的新企业和旧企业之间的竞争。竞争为经济生活带来了地震般的冲击,这样的冲击摧毁了旧形式的生存基础,形成了经济生活内部质的突破,最终革新了经济结构,实现了经济发展。 熊彼特以自己的创新理论,分析了经济周期的形成与特点,成为一位最先研究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他首次提出,在经济发展中,同时存在长、中、短三种周期性波动。第一个是短期周期,持续3~4年,因为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最先发现这个周期,熊彼特将其称为“基钦周期”,这个周期是因为商业存货的变化而导致的。第二个周期是持续8~11年的中期波动,它关系到厂商投资于新厂房与设备的变化。克莱门特·朱格拉首先发现了这个周期,熊彼特将其称为“朱格拉周期”。最后一个周期就是长期波动,持续45~60年,熊彼特将它叫做“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在西方经济学界,熊彼特的周期理论,特别是“长波理论”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他对“长波理论”的贡献是:第一,他对于“长波理论”的传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熊彼特充分肯定了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确立了它在周期理论中的地位。第二,他是首位明确地以技术创新来解释长波起因的经济学家,对该理论以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自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起,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形势恶化与凯恩斯主义的失灵,很多经济学家开始转而研究长波理论。在熊彼特理论的启示下,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不同要素的重要性,提出各种各样的“长波理论”,形成了一个十分壮观的“长波学派”。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有其独特的一面,这种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基本概念的定义上。他指出,经济增长就是连续发生的经济事实的变动,它的意义就是每个单位时间的增多或者减少,都能被经济体系吸收而不会受到干扰。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未产生质的飞跃,如同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 熊彼特指出,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即创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发展主要是以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事情,而不问它们是否增加。就其本质来说,经济发展在于对现存劳动力和土地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 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是增长的灵魂,创新是公司成长迅速的原因。特别是在今天,传统的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创新精神十足的小公司发展速度将超过传统的大公司,美国小企业局的统计表明,新公司创造的新产品比大企业多250%。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认为,新公司每一美元研究与发展费用所获得的创新利润是大企业的4倍,新公司的创新成果进入市场平均是22年,而大企业是31年。 书外人语 1983年5月23日,为了纪念熊彼特诞生100周年,德鲁克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的题为《现代预言家:是熊彼特还是凯恩斯?》的文章中写道:“在某种方式上,凯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哲学家的对抗——才华横溢、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诡辩者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论辩。在两次大战期间,没人比凯恩斯更有才气、更精明,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但他有智慧。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自从熊彼特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来,创新就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界最时髦的词汇,甚至被提高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瞧不起几乎任何一位经济学家,却惟独佩服熊彼特。德鲁克写道:“熊彼特一开始就宣称,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不是均衡而是结构性变化。熊彼特由此引出了关于创新者是经济学真正主题的著名原理。”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创造性的破坏”。他坚信,只有当经济吸收了变化的结果,永远改变了它的结构时,经济才能发展,这种变化破坏旧的均衡,创造新的均衡条件。发展就是在新旧均衡之间发生的事件。德鲁克所著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在我国出版后曾风行一时,创新一词就更是时常挂在企业家和学者乃至政府官员的嘴边。但是,人们好像忽略了熊彼特创新的真正含义。 熊彼特的创新是“创造性毁灭”。创新多种多样,想象空间无限。创新有好有坏,可以是福音,也可以是祸水。集权制度是20世纪重大的制度创新,结果带给人类不可估量的深重灾难;核技术是20世纪伟大的技术发现,却从此让人类永远笼罩在核战争的阴影下。制度创新可以激发无限的技术创新,也可能扼杀整个民族的创造力;技术创新可以整个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政治经济制度,大大地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但也可能会造成人类的重大灾难。 创新可以鼓励,但不能强迫;可以支持,然而不能计划;也许会被轻易扼杀,却无法被轻易唤醒。一项新的技术、一个新的制度安排、一个伟大的商业创意,可以摧毁旧的企业、旧的产业、旧的既得利益和旧的特权阶级,这就是“创造性毁灭”的意义。一个社会要足够宽容、灵活、大气和稳定,才能够鼓励和保护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才能够确保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促进持续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人们带来幸福与安宁,而非动荡和灾难。本书精华已连载完毕,谢谢
更多阅读
第45节: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陈志武:谈到创新,人们认识上的一个最大的偏差就是:将创新限定在科技领域,一提到创新,想到的就是电脑、航天飞机、生物技术等,而忽略了金融技术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在观察工业革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人均收入成倍增长的动力是技术创新 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科技创新确实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根据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安德森·麦蒂森的研究,18世纪前,全世界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只有0.05%,按此换算,1400
第27节:幽默是风雨人生的处世智慧(2)
系列专题:《笑里藏道的生活艺术:幽默改变人生》 2. 用幽默给人教益 幽默具有穿透力,是用奇特的构思透过一定的形式造成喜剧性的艺术效果。它在笑的后面隐藏着对事物的严肃态度,在诙谐中蕴含着真理,把讳莫如深的东西端出来,让人们在
创新是不竭动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是企业生命中的细胞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企业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创新人才是企业生命中的细胞,没有细胞,企业生命也就终止了。一个企业创新人才越多企业就越有活力,发展也就越快。因而明智的企业家在选拔人才时,始终不忘选拔
第47节:创新是一种能力(2)
系列专题:《35岁前要掌握的66种基本能力》 一周后,出版商打电话给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谁会看这样的杂志,就好像没有人会吃别人嚼过的馍一样。”华莱士被拒绝了。 但华莱士坚持他的创新,并没有放弃。在进退维谷时,他的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