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语录体企业管理专著:管理如歌》
吴嘉瑞被连续两年被评为“十五”立功先进个人,被天津机场评为优秀党员。现在,对吴嘉瑞来说,一切又重新开始了,他说他也没想到自己会这样一路走下来,事在人为吧。他是一个普通的党员,却因为执著和勤奋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先进性教育党员座谈会上,吴嘉瑞说,党员就应该为企业分忧解难,应该积极带领大家投身改革,不管前面的河多宽,水多深,我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12管理案例:用好“拿来主义”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些话听起来像是大口号,但在天津机场,通过对资源的统筹利用,一些看起来很艰巨的任务都顺利地完成了。这让上面的话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2006年7月20日凌晨,天津机场与天津市反恐办公室成功举行了代号为“滨海行动”的反恐应急救援综合演练。这是自1992年以来机场组织的规模最大、科目最全的一次综合性演练,市公安局、市反恐办、天津机场、海航天津运营基地等21家单位派出一架B737飞机、62部车辆以及388人参加了此次演练。整个演练过程历时26分钟,场面逼真壮观,流程细致严谨,各单位反应快速、配合精准,有效检验和展示了天津市航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好评。在不了解内情的人看来,这场并不逊色于“大片”的演练一定花费不菲,但实际上,对天津机场来说,这是一场几乎没有预算的演练。 在筹备过程中,机场管理层充分考虑到天津机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演练的基本原则:少花钱,办好事。演练牵头单位运行指挥中心事先对国内其它机场同等规模的演练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要组织一次这样一次大规模的演练,费用一般都得超过百万元,演练成了“烧钱项目”。怎么样才能在少花钱、甚至不花钱的情况下,还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演练任务?管理层和各参演单位都积极想办法。特别是主管安全的机场副总经理龚林云,为了将演练经费降到最低,他一方面和大家加班加点研究方案,一方面带队到市里有关单位走访、游说,甚至还动用了很多自己多年的私人关系出马帮忙。最终,天津机场的诚意感动了各参演单位,天津市反恐办、海南航空公司、国货航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这场大型综合演练在基本没发生费用的情况下圆满完成,机场人敬业的工作状态和勤俭的工作作风也赢得了所有参演单位和人员的尊重。这次成功的演练充分展示了天津机场人自觉改变思维定式,祛除路径依赖,思想观念和整体素质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企业管理制度中的资源是指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最主要要素。这一系列的资源不一定为我所有,但可以为我所用。要统筹利用民航系统资源、社会资源和驻场单位的资源,降低成本,互利共赢,实现机场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