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语录体企业管理专著:管理如歌》
12机场人的故事:张振明的新工作 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季节,因为越来越多的航班量,整个机场一天比一天繁忙,机场的场容环境也一天比一天整洁规范,每天和同事开着旧夏利车穿行于各条道路、办公地点、商务区及施工场所的张振明对此最有体会。 张振明曾任二级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改革后他降了级,到城管中队当中队长,干起了完全陌生的工作。这项工作很特别,特别到很少有人知道;这项工作也很难,难到老张工作这么多年都没丢过这么大的“面子”。但一年来,在老张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天津机场的城管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一年来运输车辆乱漏洒煤、土的没有了,长年无人处理的垃圾堆不见了,乱占道路、乱丢垃圾的没有了,他们的工作支持率高了,知名度高了。 城管中队只有三个人,张振明、霍宪军、赵爱军,都是过了四十岁奔五十岁的人,三个人有很多共同点,都当过兵,都是老党员,在这次改革中都差那么一点点下来了,心里都多少有点不是滋味,但都是能端正态度、继续任劳任怨的人。 城管中队1996年就成立了,由于历史原因,工作一直没有步入正轨。随着机场的不断发展,场容、场貌工作日益重要,机场领导很重视这项工作,考虑到做这项工作要求的踏实肯干、正派勤肯的特点老张都具备,就让他当了城管中队的队长。

候机楼对面的大广告牌后、职工食堂旁边等几处的垃圾死角是老大难问题,多年解决不了。老张一上任就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但查到相关单位,都不承认是自己所为。老张动手翻找垃圾,从垃圾堆里找出丢掉的字条,这让相关单位无话可说,只好派人清理。对于找不出证据的一些地方,老张采取了“蹲堵”的办法。民贸市场后的马路边常常有成堆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找到市场内的摊贩,他们就是不承认,跟他们讲大道理也不起作用。于是,老张他们三人就隐蔽到一个角落,一连等了好几天,终于“人赃俱获”。随后,三人又不顾脏臭,和民贸市场的人一起将垃圾运到了处理场。 对于小商贩常常占据机场一号路,影响交通安全,乱丢废弃物的行为,他们挨家挨户地讲道理并对垃圾进行清理,如今这条路已经十分整洁。机场六号路一向是三不管地带,一家物流公司租用了机场货机坪附近的办公室,使得这条路边一度堆满了包装垃圾,有很多甚至被风吹到了排水沟里,他们找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无果。没办法,他们往上一层层地找到了与这家公司有业务关系的新华航空公司,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最后是由新华航空公司出面,找到这家公司的管理人员,才将路边垃圾清理掉,同时把杂草也整理干净了,还铺上了石灰渣。 他们每天在机场范围内巡视四个来回,发现工程运输车辆要立刻联系责任单位签订保洁责任书,发现洒漏现象立即找责任人清理。有的时候他们也不情愿横上一把,甚至还冒着一定的风险。今年冬天,得知一位姓刘的老客户要运煤,老张他们提前通知对方要办理保洁登记手续,对方一直没有回应。运煤的当天,晚上8点,老张开车来到运煤地点,十几辆大卡车刚开出路口,老张就把车横在路上,对方下车推说不知道办手续的事,老张指出运煤车超高、未封闭等问题,责令其交纳了保洁费,又帮助他们雇人清扫了洒漏的煤,这件事才算过去。 人情关不好过。在机场做城管工作,没有罚没权还不是主要的,老张说最难的是人情关。因为环境意识不够以及对城管工作的不了解,很多人不理解他们的工作,甚至不拿他们的话当回事。机场内的很多施工单位和做生意的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管理起来非常难办,经常是这边乱树的牌子刚拔,那边一位领导就打电话来说情;这边刚清理了推贩,那边就不依不饶地要找领导。老张是一个按原则办事的人,需要签订保洁合同的事无论谁说情也不能免,好说歹说要让对方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