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语录体企业管理专著:管理如歌》
其四,企业家人格和企业文化特质水乳交融。按照哈佛大学科特教授的理论,企业家和企业家群体的某些理念被用于经营实践中,逐渐被员工所认同、接受,进而影响员工的行为,最终发展为企业通行、普遍的行为方式,即成为企业文化。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企业文化堪称企业家人格的影射。天津机场通过首先转变管理团队的观念,造就了一支勇于变革、锐意进取的管理团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中的“变革因子”,为其后企业文化的践行和管理创新的推行奠定了稳固基础。而作为这个团队领头羊的张木生,本身就是一位极具文化品格的企业家,他个人的理论素养、价值取向对于天津机场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木生作为一名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思考者,在长期的企业文化实操和研究中,木生表现出了“四心”:一是用心。木生显然属于那种把做企业当作做人的人,这使得他从骨子里认定企业文化修炼是企业家人格修行的延伸或构成。能够这样做,或许得益于他职业生涯早期的感悟。和任何有所成就的企业家一样,木生的职业生涯早期也经历过坎坷,而这坎坷,恰如领导力大师本尼斯笔下的“熔炉(crucible)”,萌动了木生在此方面的心智,使他把做企业与做人紧紧联系起来。熟悉他的人都有一种共识:他是在用心做企业文化。二是专心。木生属于国内较早步入企业文化领域的管理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他参与领导的首都机场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在民航企业乃至全国企业界小有名气。曾几何时,也被人们误解为“赶时髦”。谁知其后木生专注于此,精思笃行,一发而不可收拾。自1996年出版了第一本专著《企业文化与CI实务》后,又先后在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的论文30余篇、10万余字,其中多篇论文获奖,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直至今天第二本专著《管理如歌》付梓。木生的专注与执著,可见一斑。三是醉心。木生是位很有激情的企业家,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每有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哪怕点滴心得,木生都会兴奋不已,或广而告之同好中人、或诚恳征询友人意见,常给人以“言必称企业文化、行必践企业文化、思必虑企业文化”的风范。四是苦心。对于企业文化,木生还常怀一番苦心,他对一些企业建设企业文化中出现的偏颇、肤浅、功利、机械等倾向甚至忧心忡忡,因而,他由衷地希望和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们一道,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经由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从人本的角度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因为他坚信:企业文化是一棵常青的理论之树! 张木生的专著《管理如歌》总结了他多年来文化管理的实践,延续了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索,书中不乏一些颇具新意的理论观点,如企业文化建设动态和谐论、企业新危机观、管理的文化取向论等,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文化管理的力量和魅力。我希望这本既有理论思考,又有丰富案例的专著,能为热衷企业文化的各界人士所关注,对文化管理研究者和探索者有所启迪,并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