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文 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国内多个城市都有明显震感,四川受灾地区通信一度中断。 这已经是我国通信业今年第二次遭遇重大自然灾害了。春节期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已经考验了一次通信业的应急通信能力。但是,当这一次突发地震到来时,通信网络还是被轻而易举地击溃了。 灾害发生后,所有人都特别关心在灾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中断的通信无法向后方传递任何消息,固话、手机和互联网几乎无一例外地与外界失去联系。不过从后续救援情况看,固话通信最先恢复,这对灾区与外界沟通、安定民心、鼓舞士气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必须肯定的是,运营商在面对这次地震灾害时,已经吸取上一次的经验教训,快速行动,积极响应,同时由于相当多的自然灾害很难预测,灾害几乎是不可控的。但是通信网络普遍缺少应急预案,这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地理情况和常见灾情,环渤海湾地区处于地震多发带,长江中下游经常遭遇洪水泛滥,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且气温低,西北和内蒙地区常见风沙灾害,沿海地区更是每年遭遇多次台风侵袭。不同的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各不相同。 因此,不同地区的运营商应该建立不同的应急通信预案,并且定期演习应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旦自然灾害来临,应急预案能够从容应对,保障基本通信。毕竟,在任何自然灾害面前,人都是渺小的,一个报平安的电话就能让一家人安下一直揪着的心,一个关键电话更有可能解救无数条宝贵的生命。一个打不垮的通信系统可以让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郭文:IT资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