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正在降临的危机与金融风暴史:大崩溃》
如果所有的企业给工人发高工资,工人手里的钱多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就会提高,企业的产品也就会畅销。企业的利润增加,就会有更多的钱给工人发工资,或者雇佣更多的工人。这样就形成了经济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公司压低工人的工资,或者解雇工人,工人的消费就会减少,公司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企业利润就会减少,这就会让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所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秘诀就在于保持高工资。 这确实是一副激动人心的图画——企业家拿出更多的钱给工人发工资,结果却让自己的利润增加。这即符合经济法则,又符合“帮助他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的道德法则。经济学家们就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他们把这种“高工资—高增长”的经济模式称为“新经济”,以区别于欧洲大陆的传统经济模式。在新经济理论中,经济的增长和全体人民收入的提高是完全一致的,难怪胡佛会宣称美国人即将永久性的消灭贫困。 胡佛是“新经济”理论的信徒。他在1926年的一次演讲中讲到:

“以前,为了自己的利益,雇主并不考虑人们的感受,利用失业和移民的机会来降低工资水平。这被看成是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手段。但是,我们已经走在通向新观念的道路上。现代大生产的核心是高工资和低物价,因为生产需要不断扩大的消费来支撑。而这只有通过高工资带来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实现。” 在胡佛看来,既然维护较高的工资水平即符合社会正义,又符合经济增长的要求,那么解雇工人和降低工资则当然是邪恶的、对经济有害的。因此,当股市崩盘,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始终坚持的自由放任的政策,祭出了干预主义的大旗。 公平的说,胡佛称为美国历史上执行干预主义的第一位总统,既有他个人的因素,也有历史的因素。虽然以前的美国总统都奉行不干预主义,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确实是在不断加深的,并非是胡佛一跃而就。每当遇到战争、灾难或者经济危机的时候,市场经济的某些职能就会失灵,政府就会行动起来进入一些原本应该由市场力量支配的领域。但是,当问题已经解决之后,政府将会继续留在这个领域发挥“影响力”,因为要想让政府放弃它既有的权利是很困难的。对此,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很透彻:“请神容易送神难”。到了胡佛担任总统的时候,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已经远远高于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联邦政府刚刚成立时候的水平了。 在股市崩盘后不久,1929年11月21日,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都被召集到白宫开会。在会上,胡佛正式宣布和自由放任主义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