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正在降临的危机与金融风暴史:大崩溃》
不过,最先出问题的大银行不是德国的银行,而是奥地利信贷银行。 奥地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德国领土中强制分离出来的,因此它也算是战败国。只是由于它的战略意义很小,享受不到多少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资金援助,因此它的情况比德国更糟糕。 奥地利信贷银行的控制者,就是在《货币战争》一书中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这个家族曾经显赫一时,但战争击垮了德国,这个依靠德国军国主义力量发家的金融集团也跟着垮掉。奥地利信贷银行在战胜国——主要是法国的压力下遭到了多次整顿,严重削弱了它的实力。 1931年5月11日,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由于法国抽回投入的资本,自己已经丧失了清偿能力。这在人们中间引起的恐慌超过了任何一次股市崩溃——因为股市投资者至少知道炒股总是有亏有赚,但人们很难接受存在银行里的存款会突然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蜂拥到银行门口,希望取回自己的存款,但越是这样,奥地利的银行系统就崩溃得越快。 5月底,奥地利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波兰和德国等国,这些国家也出现了银行挤兑现象。 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关系,德国和奥地利的金融结构联系密切,相互之间资金往来频繁,所以在奥地利信贷银行破产所引发的各家银行清算国外资产的高潮中,德国首当其冲,成为第一个牺牲品。

德国马克变得非常脆弱,德意志银行在一周内失去了2亿马克的外汇储备,柏林银行也在6、7月间发生挤兑现象,被提出2亿马克的存款。但问题最严重的还是德国第二大私人银行——达姆施塔特国民银行,它在资金紧张的时候去回购自家股票的愚蠢行为受到了惩罚。那些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不顾银行利益的大股东们发现,股票下跌只是让他们的财富缩水,而回购股票则可能让他们的财富彻底消失——因为银行会因此倒闭。 1931年7月初,这家银行大约30万名客户就已经意识到他们的银行有点不对头了。事实上外国储户当时正在撤回他们在德国各家银行的存款。1931年7月13日,柏林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公告上写道:“尽管作了一切努力,德国第二大私人银行已无清偿能力!” 随后,其他银行、储蓄银行和证券交易所休市3周。当银行重新打开营业窗口的时候,害怕失去存款的储户蜂拥而至,其他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也同样陷入了困境。 金融体系的崩溃,以及跟它互为因果关系的经济大萧条,渗透到了德国所有的生活领域,自杀人数逐渐上升。1932年初,德国已有550万家庭在最低生活水平线上挣扎的失业者,这相当于全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雇人的单位少得可怜。苦难深重的人民要求摆脱他们的困境,千百万失业者要求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