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货币政策 日本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金融体制重建和完善过程.这一金融体制在促拼日本经济迅速“起飞”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的金融体制主要有三个内容:_金触业务严格分工制度、低利率制度和市场封闭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形成日本金融市场不发达和金融结构的四个特点.即间接金融占主导地位、企业超借、银行超贷和资金偏在。

     然而。从7O年代中期开始。随著经济高速增长的终结和经济逐步成熟化、国际化、日本的经济状状况、金融结构、金融市场和面临的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速增长时期的金融体制已难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其历史使命已宣告完结。

     因此.日本金触自由化的趁势不可阻挡,它主要包括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这二部份的变革,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与其它西方工业国相比,日本的金融自由化起步较晚,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放松存款利率管制;(2)减少金融机构经营业务范围的限制;(3)内外资金流动的逐渐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对日本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策工具和操作目标的重新选择。

     在高速增长时期,再贴现率政策和“窗口指导”是日本银行最常使用的操作工具,而存款准备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处于十分次要地位.在金融自由化时期,政策工具运用的格局正发生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率的作用大大加强,贷款政策和“窗口指导”的地位已下降。

     至于中间目标的选择,低利率和超贷使日本银行在高速增长时期只能把银行贷款量尤其城市银行贷款量作为中间目标。70年代以后,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日本银行转向重视货币供给。由于M2+cDs具有与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最为密切,较好的可控性和较高的可靠度等优点,从而被日本银行选为中间目标。

     从高速增长时期至今,日本银行一直把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操作变量。但是.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展.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影响货币供给的途径正发生重大变化。日本银行能够把控制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日常货币调节的手段是基于日本银行有能力通过贷款政策和票据操作来影响资金的供求状况,日本银行对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进行政策性变动.经过三个途径影响货币供给:(1)对银行证券选择的影响;(2)金融中介中断;(3)利率波动对私人支出的效应。这三个途径的重要性是由金融体制的利率特征而定.在高速增长时期,第一个途径的作用最为显著而第二个途径在新旧金融体制交替过程中作用较为明显.带有过渡性质.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逐步展开.特别是利率的全面自由化第一、二个途径的效果将变弱,而第三个途径将变强。

 互联网金融 货币政策 日本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当局运用其各政策工具.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理想程度或效果.它受到金融体制结构的制约。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是从国债大规模流通开始的.从理论上分析可知,商业银行的债券认购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但这种形情并来出现.因为日本的货币供给造今最终仍由日木银行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态度决定的。但是.由于自由化允许银行用大量销售债券来对付日本银行拒绝供给更多基础货币而造成不利状况。可以预见.未来的货币供给控制将变得更为困难。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更为复杂。从长期来看,金融创新将使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货币供给指标的性质发生变化,也会使货币需求函数变得更加不稳定。这些变化使货币手段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时问、影响范围与最终影响更难预测.从而使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工作的复杂化。

     相对而言,金融国际化对日本控制货币供给的影响较小。从外币的流动来看.只要日本银行不干预外汇市场.外币的流动对

     日本国内货币供给就没有影响。就交易更加活跃的欧州日元而言.情况大体也一样。因为不管日元存款是国内存款还是欧州存款,在这些日元后面的支付准备金都留在日本。但是.欧洲日元也使货币控制产生一些困难:一是难于对欧洲银行的日元存贷款征集准备金;二是欧洲日元存款与国内存款之间大规模的转移使货币供给的统计范围难于把握。

     从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机制看,在金融自由化下要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通过第三条传递渠道来强化政策效应的传递随着国内外公开市场的扩大和自由利率资产数量陆续增加,维持货币供给在适当水平将要求在短期金融市场进一步使用利率调节,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越来越依赖于利率的影响。因此,日本当务之急不仅要充实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而且要培养公开市场。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从日本的几个主要安观经济指标在高速增长时期和金融宫由化时期的比较说明,金融自由化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新选择是成功的。而日本银行的成功关键在于:在通过利率起作用同时.寻求货币供给的稳定控制,(2)尽管日本的金触自由化对其货币政策的实现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但日本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能维持。日本的金融自由化并没有进展到需要对货币供给作重新考虑.也没有这样突然。以致金融自由化已迅速减弱货币供给的可控性.但今后日本当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将更为困难。(3)今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全面展开。日本银行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之关键在于金融自由化的循序渐进和经济金融环境的相对稳定。只要不出现利率管制和业务专业分工的突然性变化,货币需求函教和货币供给特征的变化就会以一个令人理解的谨慎速度进行,而且,只要收入波动稳定。预测影响货币需求函数的通货膨胀率和预期利率的变动将是容易的.同时估计一个恰当的货币供给量也将较为容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5342.html

更多阅读

《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消防法规 教学大纲

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理论学时:30讨论学时:6学时适用专业:教育学专业大纲执笔人:李宜江大纲审定人:周兴国一、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教育政策与法规》主要是为教育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该门课程是以教育

声明:《互联网金融 货币政策 日本货币政策与金融自由化》为网友獵杀浪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