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 红周刊 生命被生命掩埋,泪水被泪水覆盖,命运被命运更改,希望被希望替代。万千亡灵正在去往天国的路上,每一个生命都将在我们心底长存,狄伦·托马斯大悲咒般的诗句久久回响:而死亡也不能统治万物/赤裸的死者会同风中的人/西沉明月中的人合为一体……尽管他们沉入海底,他们还会升起/尽管情人会失去,爱却不会/而死亡也不能统治万物! 生活还要继续,股市还要继续,是时候了,让我们拭去泪水,收藏起悲伤,带着爱重新上路。爱是奉献,爱也是宽容与理解。我无意介入名人们的捐款风波,也不想掰扯人道主义与政治的区别,甚至可以对网上的语言暴力视而不见,只想为市场求情:放过它吧,市场只是市场,难道也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连死亡也不能统治万物,又有谁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鸟瞰众生。何况鸟瞰之后,就是在网络上泼洒污言秽语。

请别让市场去承载仁义道德,谁要是买进了,叫发国难财;谁要是卖出,叫破坏稳定(有媒体报道,两基金公司因在救灾期间抛售股票,被有关部门点名批评),那我们应该做什么?不买不卖是否应该叫不支持活跃市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瞎扣帽子谁不会?只要市场开着必然会有买卖,禁止其中任何一方,交易都不可能实现。如果您期待的是一个0交易市场,干脆停市算了。 出现投资机会,哪怕只是交易性机会,而勇敢买进,就叫发国难财?买进者损害了谁的利益?谁有证据说,买了受灾股的人,就不关心灾区,就不牵挂灾民?是不是大家不做本职工作,天天只关心灾区,才叫有爱心?至于批评基金公司,更是莫名其妙。基金应该为谁负责?为管理层,还是持有人?判断股票要下跌,却为了莫须有的道义扛着不卖,才算合格的基金经理? 这并不是个适合讲道理的时候,我甚至要竭力收拾心情,开始灾难后这第一篇文章。我厌恶充斥媒体的“胜利”、“成功”、“欣慰”之类字眼,在逝者的灵柩前,我们不可能是赢家,悲伤必然远远大于欣慰。而股市,也注定受到负面影响,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两周前文章结束时,我说“反弹已步履维艰”,沧桑之后,只能作苍白的祈祷,希望二次探底别太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