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键时期,国内各类应急救援装备被紧急征订投入到抗震救灾中
作者:本刊记者 赵燕凌/文
5月17日上午十点,星期六,北京中泰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泰通”)总裁明守远仍在加班,汶川县地图摊开在他办公室茶几上,图上几个重灾乡镇和从成都至汶川的几条交通线路被他清晰地勾画出来。此时,因为理县又发生了较强余震,这条刚刚打通的往震中运送救灾物资的生命线再次被阻断,他显得有些焦急。虽是休息日,但公司内员工忙着给消防、海军等部门发送应急救援设备。期间,明守远时常通过电话、网络和汶川地震前线的11名同事联络,随时了解前线的救援情况。这11人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就开着“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车,携带生命探测仪,背负电台等装备赶赴地震一线,为抗震救援提供通信和搜救支持。 这里,俨然是一个小型的抗震救灾指挥中心。 据了解,中泰通是一家涵盖卫星通信、反恐、救援、应急通信等领域,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企业。目前,该公司的救援设备几乎被有关部门征订。据说,其他应急救援设备生产商、销售商手上的救援设备也同样被登记在册,近期不准销售,等待有关部门的安排。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中国救援部门应急救援装备不足,而且,使用的应急救援装备多数是国外进口,国产相关设备、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生命探测仪发挥重大作用 强达8级地震几乎将汶川瞬间夷为平地,到处是残垣断壁,大部分人来不急逃生便被压在废墟之下。据统计,四川因地震灾害有几万人被埋。如何快速的救援被掩埋在废墟下奄奄一息的生命,成为救灾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地方由于交通中断,大型救援机械短时间内难以进入到救援一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越来越弱。为了及时发现废墟下的生命迹象,一线救援人员在广泛使用一种高科技救生仪——“生命探测仪”。 因为地震发生后一两天内,废墟内的受困人员还能够呼救,救援人员通过呼救声指引展开救援,但一般两三天后,受困人员已经没有力气呼救,搜寻难度加大,尤其是深埋在几米以下的受困人员必须要依赖技术工具。据了解,目前在救援一线的消防、武警、地震救援系统、地方政府救援机构几乎都携带了生命探测仪。该设备生产、经销商也携带生命探测仪赶赴地震现场,加入了搜救行列。 5月12日,当汶川大地震消息传来,明守远立即让公司员工与国家应急办、消防救援中心、武警等部门联系,要求参与灾区救援,并很快得到批准。随后中泰通连夜准备救援装备:无线通信系统、背负电台、生命探测仪等应急救援设备,第二天就赶赴救灾一线。他们共开了四辆救援车,其中一辆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动中通”应急通信系统指挥车,它曾为中国奥运火炬的珠峰传递提供通信保障。 在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中,生命探测仪揭开了神秘面纱。也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仪器,在汶川大地震中拯救了无数生命。 揭秘生命探测仪 据明守远介绍,生命探测仪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搜救及检测仪器,这次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应用的共有三类生命探测仪: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 据了解,光学生命探测仪俗称“蛇眼”,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仪器的主体呈管状非常柔韧,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则具有夜视功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更先进的声波生命探测仪,能探寻微弱声音,即便被埋者被困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颤动,探测仪也能感觉出来。它主要通过感应人体所发出的超低频电波产生的电场(由心脏产生)找出幸存者的位置。专家称,人体发出的超低频电场可穿透钢筋混凝墙、钢板、木板、甚至水,因此,只要有生命迹象,不论其是否清醒、昏迷、身陷瓦砾堆或躲在集装箱中,均可用生命探测仪在最短时间内将其找到。 无线通讯的大竞赛 这次强烈地震,造成灾区手机、电话等常规通讯工具全部中断,地震灾区与外界失去联系。在几天来的抗震救灾中,一种并不常见的通信设备——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出现在公众面前。新华社播发的第一张震中照片,就是通过海事卫星传回总社的。抗震救灾人员之间互相联系、与外界联系和与震中联系,也均使用的是海事卫星设备。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紧急调拨1000台“北斗一号”终端机配备给一线救援部队,以进行导航定位,但无法进行语音通信。在救援一线起关键作用的通讯设备还是海事卫星设备。 据了解,交通部旗下的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是国内惟一经过授权的海事卫星运营机构。5月12日当晚,中国交通通信中心紧急成立应急保障工作组,连夜准备海事卫星设备,目前,交通、卫生、公安、电力、部队等救援队伍及媒体使用的200多部海事卫星通信设备都是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提供的。该中心还安排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运行及客服部门实行双岗值班,保障设备运行正常和通信畅通,并派出3批技术人员随专机赴灾区,提供现场通信技术支持。同时中心与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紧急联络沟通,国际海事卫星组织为中国震区增加两倍卫星信道资源,大大提高了海事卫星设备的通信能力。 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不久,重庆市公安局技术民警驾驶一辆“动中通”卫星视频通信指挥车和两辆应急保障车奔赴四川灾区,在指定地点,立即开始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通信保障。 14日上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3辆应急移动卫星通讯车“动中通”被紧急调往四川德阳地区等灾区救援现场,跟随温家宝总理和重庆市领导保障现场调度指挥通讯的畅通。 河南省公安厅也接到公安部命令,紧急调用当地的“动中通”卫星通信车,立即赶赴灾区执行通信保障任务。 据专家介绍,“动中通”通信指挥车采用先进的卫星通信技术,装备了无线图传系统、350兆无线通信系统、图像传输与处理系统、计算机与数据通信系统、供电系统等,可实现现场指挥调度,与公安部语音、图像、数据双向互通。 除了上市高科技通讯设备的“主力部队”,国内海事卫星通讯设备生产和经销商也积极参与这次救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月13日凌晨1点,浙江通普特种车有限公司首辆配有全天候无盲点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军用悍马(HUMMER)越野车完成装配调试工作,清晨6点,这辆“悍马”直奔四川汶川灾区。当日晚,另一辆悍马应急移动通信指挥车,也在紧急安装设备,准备14日出发(这辆车是专门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定制的),车上正在安装世界上最先进的“动中通”卫星系统及移动通信基站系统,能在任何环境下建立独立的通信网,保证一线指挥人员及工作人员全天候指挥调度及通信畅通。 12日晚,明守远他们也在紧急准备应急救援装备,准备第二天奔赴救灾一线。 13日凌晨,随同温家宝总理赶赴地震灾区的孟建柱部长就是通过“动中通”视频系统,在四川都江堰两次连线公安部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公安机关抗震救灾工作的。 国内应急救援设备亟待进步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增强应急反应能力,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当今世界最迫切的需求。卫星通信不依赖于地面传输设备,适合重大灾害的通信需求,为救灾提供可靠、不间断、多方位的通信保障,并越来越成为应急通信技术的主要选择。 据了解,目前中国对应急救援非常重视,成立国家应急救援办公室,逐步完善救援机构体系建设。现在矿山救援、海上救援、地震救援、危化救援等机构相继设立,国家应急救援队伍在不断壮大。但现实状况是:这些救援机构应急救援器材不足,尤其是像“动中通”这样的应急通讯指挥系统中国并不多,搜救器材也不丰富。 明守远说:“自今年南方雪灾后,国家对应急救援非常重视,尤其是应急通讯方面,国家拨专款要补充救援机构的设备,预计在一两年内会下拨10亿元人民币购买应急通讯设备。现在辽宁省公安厅、人民防空、山东省政府等都在陆续采购应急卫星通讯车,武警、公安系统在地震前也刚采购了卫星通讯车。到年底,国内救援系统‘动中通’保有量大概会达到100套,明年达到200套以上。” 但遗憾的是,目前先进的应急通讯系统,如“动中通”,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内在相关技术上还呈落后局面。 生命探测仪也是如此,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主要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目前美国DKL生产的生命探测仪在全球的份额较大,在台湾的救援系统很有市场,中国的各个救援机构也拥有较大比例的DKL的生命探测仪。 因此,在中国不断完善国家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装备的同时,中国科研、生产企业也应该加大研发力度,制造出赶超世界一流技术的救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