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储备论文 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巨额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 

截止到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6099亿美元,当年净增2000多亿美元。巨大的外汇储备虽然增强了中国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但也承受了巨大的风险。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屡创新高,外汇储备的“适度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认为当前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如去年下半年美元大幅度贬值,一度造成国人对我国外汇储备是否大幅度缩水的忧虑和讨论。很显然,如果我们所持有的某种储备货币大幅贬值,肯定会降低该种储备资产的购买力,我国必然遭受损失。这需要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对外汇储备的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对各种储备货币走势的科学预测进行预防性操作,买进汇率看涨的货币,而抛出可能大幅度贬值的货币。 

2.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汇储备贬值,人民币升值多少,外汇储备就相应地贬值多少。一国货币升值,其他国家货币跟进性升值在当前的世界环境中几乎没有可能,况且世界上几乎没有实行盯住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的国家,所以人民币升值将是针对所有外国货币的普遍性升值,只不过对不同的外币的升值幅度有微小的差异而已。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越多,损失的购买力就多大。从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看,其GDP绝对数的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本币升值带来的,无论从中国短期的国际收支状况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看,人民币升值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3. 战争中外汇储备被冻结的风险。从外汇储备的形式看,我国多数是以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形式持有。这些资产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拟的资产,其价值维系于正常的国际信用和政治关系。而一旦两个国家政治关系紧张,处于战争状态,那么相互冻结双方在本国的资产是再常见不过的行动了。因为我国的台湾海峡一直不平静,一旦爆发战争,事出仓促,外汇储备很可能来不及转化为外币现钞就被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冻结,持有的外国债券、股票等凭证可能就是废纸一堆,那中国多年来辛辛苦苦积累的外汇储备可能就血本无归了,那可是中国用大量真实资源和商品换回来的,大家谁不心疼。 

此外,就外汇储备的形成看,在我国主要是进出口顺差积累和吸收国外直接,近年有少量国际热钱流入。而对于日本来说,为了压抑日元的汇率,大量抛售日元来购买美元。去年日本增发了20万亿日元来收购美元,形成约18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出口产品形成外汇储备,日本发行货币也形成外汇储备。一个外汇储备成了两个形态了,一个是实物的贸易顺差转换成的,再有一个是发行货币转换成的。如果用中央银行发钞票的办法也能增加外汇储备,我们用发展生产增加出口创汇的办法来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有什么意义? 

对美国来说,每年有大量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也是靠发行货币和债券来弥补亏空,美国用印钞机滥发钞票来换取其他国家大量的真实商品。我们通过向它出口拿回的美元可能从美国已经买不来相等值的东西了。这样的话,外汇储备本身已经完全是一种价值形态的、没有实物相对应的一种东西了。我国在外汇短缺的时代为了进口鼓励出口创汇是可以理解的,在我国外汇不短缺的时期,应该重视调整汇率和外贸外资政策,没有必要以贸易条件年年恶化来出口大量商品换回大量的外汇储备,况且这些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率很低,还造成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外汇储备该花就花,好钢用在刀刃上 

对于我国的外汇储备的“合适”规模,一直是争论不休的。一种比较常见的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额远远高于“最优规模”,从3个月进口税、外债余额税以及管理成本税等理论考量,我国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偏多,构成了浪费。并且外汇储备增多导致基础货币发放增多,会增加通胀压力,也会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唐双宁在上个月的《财经》年会上曾表示,“外汇储备该动的时候就会动。” 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赵海宽也曾经指出,“外汇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后,还是应该更多地用于国内经济建设方面。此次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就是用在了国内经济建设方面。” 

2003年底,我国政府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资本金,以提高两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其风险抗御能力。从世界范围看,为国有企业或银行注资,有三种可能的渠道:财政注资、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以及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直接注资,其中第三点为中国首创。据称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解决了这两大拟上市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问题,而且还减少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从而减轻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目前,关于国家用外汇储备对工行、农行注资的方案也在论证和设计之中。 

从所有权上看,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盈余积累,是一国货币当局可以用于支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币汇率稳定的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其所有权和支配权属于国家。外汇储备在很多时候是起着一种预防作用,是备用的资产,作为备用的资产,其管理更加重视流动性和安全性,盈利性会比较低,所以外汇储备的规模要适度,否则就会产生机会成本,造成收益损失。有人认为“外汇储备其本身虽不属于政府的资产,却是国家可支配的外汇资产。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支配外汇储备应通过央行来进行,而不能以政府自身的名义进行”,在我国中央银行是国务院的一个部委,并且政府是代表国家进行决策,所以我们外汇储备的动用是多个部委协调决策的结果。总之,政府有权力把认为过多的外汇储备投入到国家建设的其他方面。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商业化改制之后,其地位只不过是我国众多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从理论上看,我觉得只要国有商业银行能获得外汇储备注资来提高竞争能力,那么所有处于重要行业的骨干国有企业在面临困境的时候都有权利要求这样做。用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在当前的法律法律环境和产权关系上讲也许没有问题,但不是很符合市场化做法,对其他银行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竞争,这种做法只能说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 

我国需要资金投入和支持的事业和领域非常多,我认为把适量的外汇储备投入社会保障基金会更有意义,更有必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用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从目前情况看,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缺口特别大,而社会保障基金关系到全社会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如果让全体公民或者全国人大投票选择注资国有银行和社保基金的话,我认为更多人会投票给注资社保基金。社保基金现在是“池小流大”,积累率很低,财政投入增加幅度有限,如果短期内以外汇储备大量注资社保基金,比如1000亿美元,相当于8000多亿元人民币,把社保基金的盘子做大,达到或者超过1万亿元,则在比例稳定的财政资金和投资收益补充下,很有可能使得流入大于支出或者收支平衡,则会造福于亿万人民,惠及子孙后代。本文主要探讨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的问题,关于动用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的构想将另行探讨。 

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更有意义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6099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的势头还在维持。根据对进口需要、偿还外债需要和应付投机冲击需要的综合分析,一般认为我国有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可以满足需要。外汇储备属于国家的财产、人民的财产,不属于某个部门、某个集团的财产,其使用应该经过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用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用于国家的战略性需要,而不是用来冲销某些企业的亏损和坏账,美化某些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我们的社保基金目前大约为1700亿元,在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很多人的帐户都是空户运转,并且社保覆盖面很小,急需改革,急需资金注入。从西方国家看,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财政拨款,福利支出在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而我国长期以来财政支出以经济建设支出为主,社保支出比例相对很低,并且覆盖面主要局限于城镇人口的公务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正式编制的人员,非常不合理。 

我建议一次性动用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注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使社保基金达到10000亿元,而国家每年以财政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的流量投入社保基金,使全国社保基金尽快达到一个合理的流量和存量水平,步入一个良性循环之中。就象向干旱的塔克拉马干沙漠调水,小规模调水,有可能调多少消耗多少,而如果一下子调去大量的水,形成几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塔克拉马干”海,则有可能根本性地改善该地区的气候和生态,形成良性循环。如果用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我认为应该重视一下问题: 

1. 加强监督,提高注资后的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和收益水平。社保基金是全国人民的养老钱,是重要的社会稳定器,所以一定要加强监管,防止腐败分子的蛀蚀,同时要提供社保基金的管理水平,健全各种制度,防止盲目决策给基金带来巨额亏损。社保基金除了收支各种社会保障资金之外,投资和运营也是其担负的主要职责,负责社保基金的增值保值。社保基金的投资应以安全性为首要考虑,收益性也应该是重要的考虑,而流动性则为一般考虑,因为社保基金流入流出相对稳定,不会发生类似银行的“挤兑”现象。 

 中国外汇储备论文 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我觉得可以把适当比例的社保基金委托给业绩突出的投资银行代为投资,以提高收益水平,比如把30%的社保基金委托给国内当年经营业绩最好的10家投资银行,每年考核淘汰经营业绩差的投资公司。同时政府或者人大可以委托会计审机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对社保基金会本身和委托投资机构进行财务、法律方面的监督审核,一旦查出违法违规操作,对其重罚,用追缴的违规资金或者罚金部分对发现问题的监督机构实行重奖。 

2. 维持财政稳定而递增的投入。社保基金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并且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保政策的改革,资金需求量还会有很大的增长,即使注资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金,还是远远不够。所以需要政府加大和维持对社保基金的财政投入,使社保基金的规模越滚越大。我国的社保基金很大一部分是国家投入的,起着相当大的社会储备的作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战争和金融危机,经过全国人大或者国务院批准,部分社保基金也是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基金最担心的就是流入小于流出,长此以往会威胁该基金的生存,即使开始时其存量很大。 

3. 改革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政策,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前面多次提到,我国社保政策覆盖面太小,分配不公平,在外汇储备资金注入以后,应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对象,尽量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最糟糕的情况是,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之后,只是大幅度提高了现有受保障人员的福利水平,而覆盖面没有多大变化。一小撮人退休人员每月退休金数千元,而广大农村的鳏寡孤疾的老年人却连每个月五十元的生活补贴都没有,广大失业下岗工人还是每月三两百的低保收入,那估计全国人民都不会答应。 

4.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后,应逐步把外币资产转化为人民币资产。因为前面已经提到,持有外币资产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很容易遭受风险和损失,社保基金应以安全性为首要考虑,投资于国外资产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以降低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关系紧张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总之,我认为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国际环境充满变数,社会保障极端重要但严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以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具有空前的必要性,同时从法律和产权方面看,也具有可行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614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跟踪社保基金重仓股 2016社保基金重仓股

在A股市场,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QFII并称为机构四大主力,从多年A股运行历史上分析,社保基金是其中趋势追踪、波段操作的高手。在资金量上社保不能与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相比,但是通过上个帖子,我们发现社保基金组合所选的基金公

社保基金持股分析转载 社保基金三季度持股

社保资金热捧313只股 25只个股持仓市值超10亿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去年末,社保基金持仓市值最大的三只股票是中国建筑、农业银行和中国中铁;光明乳业同时获得5个社保组合的青睐  被誉为“股市风向标”的社保基金,除了进场时点精

廉洁风险防控方案 对社保基金廉洁风险防控管理状况的思考

     用廉洁风险防范体系监控社保基金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对社保基金的筹集、管理、拨付的监督工作中,有效规避基金管理漏洞,最终实现社保基金安全和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  一、社保基金廉洁风险

声明:《中国外汇储备论文 外汇储备注资社保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为网友成功人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