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说明期权 ‘拒绝保单通俗化‘到底说明了什么



--由此看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拒绝保单通俗化的举动以及隐藏在此举之后的思维模式只能说明中国保险企业的短视、顽固与无能,照搬照抄、坐享其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正是“拒通”这件小事所折射出的中国保险业的通病。

__对于企业而言,逐利并没有错,但是利已不利人、空手套白狼、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逐利注定为社会所不耻且不会长久实现。

[正文] 近一段时间以来,"保单通俗化"在保险行业内部和媒体上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6月1日起,信诚人寿将其旗下的37种产品以"通俗化保单"的形式在广州和北京同时推出,这是保监会批准的首家实施通俗化保单的保险企业,同时也是国内保险市场上首批推出的通俗化保单。

此举甫一推出,便受到社会各方的积极回应。一方面,广大消费者表示热烈欢迎和响应。众所周知,大量的专业术语、生僻名词、陌生的法律概念及非常规的语法习惯充斥于保单条款中,读来有如"天书"。这样的保单条款使阅者如坠云端,通读一遍后仍是一头雾水,不解其中真意。故此,保单通俗化这一“亲民”举措推出后深得广大消费者欢迎是不难令人理解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通俗保单的登台面世也为一些人所诟病、诋毁、拒绝,这些人来自保险行业内部。多家保企的不同人士几乎异口同声地为他们晦涩难懂的保单辩护,保险合同越复杂、越精细,可能对问题的解释越清晰,而具有法律效力的保险条款要追求严谨,使用专业化术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使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必将影响保险合同作为法律文件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更为重要的是,保企是承担风险的,通俗疏漏的保单很容易为保企自身带来严重的风险后果。”因此,“我们目前对通俗保单持保留态度”。

 

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会惹来争议一样,通俗保单的出现也引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不能说保企们的说法没有道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规范,不合法律规范要求、漏洞百出、语焉不详的保单当然行不通,通俗化的前提是准确,这一点我们没有任何异议。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另外一个层面,保单通俗化是否是一种必要的尝试,是否应当进行积极的改进。在这个层面上讨论问题,核心是搞清楚保险的功能是什么,保险业发展和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保险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现实环境是什么,对这样几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对于保单通俗化的不同态度。

保险是一种无形产品,是保企为客户提供的一种有偿风险管理服务,从本质上讲它仍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以保险合同的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而保单即是保险合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同时是消费者(投保人)了解所购买产品信息的重要渠道。“通俗易懂、信息充分公开的保单既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普及保险知识、增强国民保险意识,也有利于我国保险行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当下,保险行业兼具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三大功能,面对入世后的全面竞争,保险业的自身任务就是做大做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语)

 

晦涩难懂的保单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为消费者仓促投保后的权益实现埋下了祸根。试想“功能性手指”不作解释,我们有多少人知道它指的是拇指与食指?有媒体报道,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坦言自己就看不懂现在的保单。另有媒体报道,保险从业人员看不懂保单的也大有人在。监管者看不懂,销售者也不大明白,却要老百姓相信它的益处,掏腰包买下它,行得通吗?

 

保单的晦涩难懂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问题是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与保企的回避与拒绝为何形成如此明显的反差?鉴于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通俗保单这一具体的技术操作本应不成为大问题,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相反。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保企们到底在犹豫什么?回避什么?拒绝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利益,自私的利益!对于企业而言,逐利并没有错,但是利已不利人、空手套白狼、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的逐利注定为社会所不耻且不会长久实现。对此,某保险业高层直言,“‘天书’保单并非保险产品的缺陷,而是我们保企服务的缺陷,保单通俗化问题凸显出的是国内保企服务水平较低的现实”,真可谓一语中的。

 

尽管保企无一不提出“服务”的口号,然而恰恰是“服务”这一环节成了与国内保险业健康发展格格不入的死结。这里提出的“服务”概念不是指具体产品的服务,而作为一项社会事业的大服务的概念。

        首先,保险文化培养的职责之缺成为其服务缺陷的核心。我们知道“保险”是来自西方的舶来之物,国内开展保险业务是在80年代初,而具有市场性质的企业行为的出现距今亦不过十多年的光景。可以想象,这一新生事物出现在几乎毫无保险文化氛围的国人生活中,它的接受程度自然不会令人满意。可以说,中国这片巨大的土地相对保险文化而言完全是片待开垦的荒漠,保险文化太需要培植了,问问当下中国老百姓对保险业务员们的印象我们就知道个大概了。而我们的保企眼中有的只是巨大的市场,却没有荒漠。

 

 通俗的说明期权 ‘拒绝保单通俗化‘到底说明了什么

其次,懒惰无为、创新不足成为其服务缺陷的主要的弊病。据一位资深人士介绍,国内目前的保单条款完全是站在保企自身利益的角度上制定的,很多对客户有利的条款语焉不详,对客户不利的条款被放置在不起眼的位置,而对于保企自身的免责条款则是逻辑严密、条分缕细。因此,这种保单对于保企来说完全是趋利避害的,对于客户们的利益考虑不足,甚至不排除利用其行业优势的霸王条款的性质,可以说保单的制定思想本身就对消费者们不公平。

 

再者,近十多年来在国内涌现出的保企完全是按照西方保企的那一套操作模式运作的。本非国产货,借鉴亦无错,错误的在于我们的保企几乎是完全的照搬照抄,人家保企无形的服务内涵没有学到,有形的硬件倒是抄的“有模有样”的,这一点从我们保单中生僻晦涩的词语和莫名其妙的语法就可以看出,十足的一个“拿来主义”。相反,我们却少有根据自己的国情因地制宜地开发、设计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培育、规范、管理的创新上做的更是少之有少。

 

打个比方来讲,中国保险业的境况就象是国人从西方搬来一棵金子做的摇钱树,只知道使劲儿地摇啊摇,却不知还要给这棵树浇浇水,施施肥,剪剪枝,孰不知摇钱树它也是树,没有精心的呵护与培育哪来的果实盈枝。

 

  由此看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拒绝保单通俗化的举动以及隐藏在此举之后的思维模式只能说明中国保险企业的短视、顽固与无能,照搬照抄、坐享其成、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正是“拒通”这面小镜所折射出的中国保险业的通病。所以,本着为未来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着想,本着为中国亿万消费者神圣权益的维护,我们旗帜鲜明地欢迎保单通俗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甚至希望它来的更快些,更彻底些,更坚决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6335.html

更多阅读

杨立学讨薪说明了什么? 武装讨薪的图书管理员

杨立学讨薪说明了什么?山河明月/文看了中央电视台《杨立学讨薪记》心里不是滋味,农民杨立学为了讨回自己在建筑工地打工半年没兑现的工资,回家过一个“有钱”的春节,其中的曲折与悲情让人落泪,好在最后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局。农民杨立学

这些股票的高换手率说明了什么问题? 股票换手率大说明什么

股市的成交量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但有些股票由于一段时间的高换手率,使得人们对其成交量的绝对放大失去了警惕,从而出现投资判断上的错误。以上周五的沪市为例,换手率最高的达到31%,15%以上的也达到9家,这些高换手率的股票隐含着什么样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到底说了什么? 八仙饭店之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极端自私自利的典型俗语,已经被批判和否定多少年了,然而,它的真正话义人们理解了吗?一句俗言,只有透射社会普遍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所容忍的人情世故人性善恶,才会广泛长久的流行,才具有流行生命力。人不

虹化、肉身不腐与尸体的快速腐化说明了什么? 虹化

佛法修行者在离开世间时所留下的一些奇迹颇能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深思。在藏传佛教密宗修炼中,得道的活佛在涅槃时会出现一种“虹化”现象,景象奇异,瑞彩纷呈,活佛的身体能瞬间化成一道虹光离去。1952年,时任西藏自治区委书记张国华曾现场目

北航教授夫妻互相残杀说明了什么? 互相残杀的动漫

北航教授夫妻互相残杀说明了什么?  (2010-05-08 11:28:48) 标签: 北航教师互砍心理危机悲剧田俊武教育分类:岁月人生随想据京华时报和各大媒体报导:公元2010年5月5日晚上8点半,一件震惊国内高教界的惨案在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北大街一幢

声明:《通俗的说明期权 ‘拒绝保单通俗化‘到底说明了什么》为网友帅裂天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