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唤醒灵魂的力量:活着,就要幸福》
午饭后,我们一同走出房间,在洒满初春阳光的寺院里散步。一直走在法顶禅师身旁的妇人似乎在回想着什么,她的表情渐渐变得明朗,似乎濒死的灵魂再度获得新生,眼中的泪水不再充满哀伤,而是满含安心与感激。 我们在庭院的尽头与她道别,随后朝寺院前方的房间走去。回首远望,她依旧双手合十站在那里,目送着法顶禅师远去。 之后我们又多次与她共度了些时光,因为法顶禅师每次从江原道的山上下来时,都会通过寺庙的住持和她取得联系,让她得以常来拜访禅师。随着时光流逝,法顶禅师对她的关注渐次淡化,她也渐渐适应了独居的生活。 某一天我准备搭飞机前往纽约时,竟在机场与她邂逅。她开心地跟我打了招呼。直到登上飞机后,她那爽朗的笑容还在我的脑海中盘桓不去。 回教神秘主义诗人鲁米曾写道: 人生如同小小的旅店, 每天清晨都有新的客人到来。 喜悦,绝望,悲伤, 还有些许瞬间的领悟,

都像是意外的访客到来。 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客人吧。 纵然他们曾在你悲伤之时, 粗暴地劫掠你的家园, 夺走你的所有财物。 即便如此,也应尊重每一位客人, 因为这样能令你有重获新生的喜悦。 又有另一位女子。 某年的秋天,我和法顶禅师在佛日庵同住了一段日子。佛日庵位于松广寺的后山,是一个下车后还得步行三十多分钟的陡峭山路才能抵达的偏远之地。从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九二年,禅师曾在那里独自修行了十七年。如今,禅师舍弃火田民(从前韩国贫苦农民往往将放火烧山、开垦田地的人,称为火田民)的身份,搬到江原道的小屋后,每年都会为了探望旧居而回到现今弟子们依止的佛日庵,偶尔我也会和禅师一起沿着山路步行到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