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人生角色转换:20几岁了,别再犯迷糊》
性格急躁的人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发大脾气,因为没有耐心,也容易把事情办砸。急躁不仅不利于处事,急躁的人更是不容易处世。
![第29节:好的处世方式更让人接受你(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32488919945.jpeg)
性格虽说是天生的,可是后天如果扬长避短,还是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妨在工作和生活中优化自己的性格。 年轻更要懂得人情世故 “我宁愿每天面对电脑,也不喜欢跟人说话。”“我不知道跟别人说什么好。好像没什么可说的。”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与人打交道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 如果率真和纯真在校园里还被人称赞和欣赏的话,那么到了社会上,光靠率直和纯真就想处理好所有的社会关系,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不懂得一些处世方圆之道,不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你成功的道路上可能要走很多弯路。 尽管你非常讨厌那些“虚伪”、“会来事”、“随声附和”的人,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些人确实在社会中比你这个“直肠子”更招人喜欢。你讨厌戴上面具,觉得那样做人很累,实际上,不戴面具不一定让你轻松。 聪明自信的小梁在长辈的帮助下,跳槽到一家大公司做销售业务员,他想利用三四年时间进入公司的管理层。这天,这位长辈又为他引见了行业中的一位“高人”赵师傅。赵师傅是公司的元老,虽然学历不如年轻人,但他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一直管理着某个车间的生产工作。刚进公司的小梁缺乏的就是对公司产品生产流程的了解,所以长辈希望赵师傅能带带他。 在聊天的过程中,小梁发现长辈找的这位“高人”其实并不“高”:他对生产方面内行,但对市场和管理似乎并不太懂;他所说的行业内的信息,网上就能找到,而且有些话题都是行业内的过期新闻。不知是小梁太兴奋,还是急于表现自己,每次赵师傅话说到一半,小梁就会插话,或是打断他的话。“据内部消息透漏,公司今年年底要进军西部市场,小梁可要好好干……”赵师傅吸了一口烟,神秘地对他说。“这个消息我已经在网上看到过了……”没等他把话说完,小梁马上接过话题,分析西部市场有多大,公司应该怎么做。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住了,他料定这个“老”赵师傅不会上网,所以把自己从网上看到的信息全部显摆出来。看到赵师傅说不出话来,他还洋洋得意。 长辈在桌子下面“踢”了他好几脚。还好,他明白是什么意思,马上停止了话题。这时再看看赵师傅,面色铁青。 吃完饭,原打算带小梁去车间参观学习的赵师傅却因为“突然想起还有点事要处理”就匆匆离席了。 赵师傅走后,长辈教训他:“人家有几十年的行业经验,在这个行业中多少有些地位,他在你面前展示他的能耐,你要懂得给面子,配合他。别老想着表现自己!这下可好,你自己去找师傅吧!我可帮不了你了。” 其实,小梁说这些话的时候,并不是有意要表现自己贬低他人,不过是自己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不懂得拐弯抹角,更不懂得奉承和讨好。 小梁觉得自己很冤屈。本来很简单的事情,自己又没有什么恶意,为什么结果却这么复杂呢? 很多年轻人都跟小梁一样,想不明白人际关系的复杂。甚至很多人得意于自己的清高,“我才不喜欢巴结别人呢!”“我最讨厌那些拍马屁的人了。”“我又不求他,干吗要对他好?”也许你也会说,不要管别人对自己怎样,只要做自己就行。如果你这样做的话,除非你能把孤独当成一种享受,否则你永远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比如,当有朋友来家玩时,你干你自己的,对朋友冷淡;当别人跟你打招呼,你仍然“目中无人”,当作没看见。你觉得你的做法很正常、很自然。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想,当你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或是到朋友家拜访时,他们用这种冷淡的态度对你,你又会有什么想法呢? 很多人认为朋友疏远自己,感受不到别人的关心和支持。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是自己不懂人情世故而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