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商业模式 商业反腐的阿里模式

 阿里商业模式 商业反腐的阿里模式


    上周末,阿里巴巴集团向所有网商发出一份公开信,表示坚持透明诚信,捍卫大家的淘宝,还首次披露了旗下淘宝体系中首批因不正当行为而被永久关店并进入司法程序的网商名单。在公开信中,阿里集团称,已有部分网商因和个别淘宝店小二个人间存在不正当利益往来,已被警方刑拘或采取强制措施。同时,阿里集团呼吁网商共同监督和打击不正当利益收受的行为,共同捍卫淘宝的诚信体系,目前的动作只是开始,淘宝将会继续严厉打击。

  根据阿里集团对外公布的情况,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前聚划算小二柴某、孔某等三人,已于今年4月被检察院正式批捕,孔某早在去年12月即被辞退,另有前聚划算小二李某等二人,也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调查正在进行中。

  这是3月份“聚划算”地震和阿里集团内大轮岗的后续。当时,聚划算被查出存在员工参与谋取不当利益,数名员工被开除,前总经理阎利珉被直接解职。随后,阿里集团内部启动了规模空前的大轮岗,22名中高层管理干部涉及其中,调动跨越阿里集团旗下全部子公司。内部人士称,中层及以下调岗更多,如淘宝众多品类负责人轮换了岗位。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不同,如今淘宝处理腐败案的同时,对于触犯刑律的部分,司法力量也开始介入。淘宝还首度明确公布了对涉嫌不正当行为网商的处罚处理方式,对于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会员网商,一经举报或查实,将一律永久关店,并视情况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内部的局部腐败或从2009年后开始抬头,当时有1219家“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据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了解,在去年的淘宝年会上,马云就曾强调,淘宝必须反对官僚,严防腐败。而在今年年初,马云再度在内部讲话中宣布大面积停止招聘。

  本月以来,淘宝又陆续公开了一些员工涉及不诚信事件;今天,阿里巴巴集团又向百万网商发出公开信,邀请网商和社会各界共同监督和打击阿里员工不正当利益收授的行为,并公开了举报邮箱,承诺保护举报人。显然,阿里巴巴就是希望把反腐的权力交给群众,交给社会,发起一场群众运动,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声势,使贪赃枉法者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古人云:“徒法不足以自行”。光有好的法律还是不够的,关键是能否很好地贯彻执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笔者认为,阿里巴巴面对腐败问题的态度坚决和阳光公开的做法,让他从开始就立于了解决问题最有利位置,值得国内其他企业和市场学习和借鉴。

  有少数年轻的淘宝员工未按公司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资源,倒在贪欲面前;而另一方面,这中间也暴露出一些商家违背诚信经营的原则,希望通过"潜规则"实现自己的不正当利益。这些腐败分子中,有淘宝的员工,也有向其行贿的外部商家,如何把这些坏蛋通通揪出,仅仅依靠阿里巴巴内部的廉政部一己之力,显得力有不及,这时候发动网商和群众的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自淘宝起,电子商务就在Web2.0的氛围里生长,苦逼的电商从业者继承了传统商人的敏锐和创意,但不同的是,电子商务可以做到更透明、更公开、反应速度更快,也更自由。这个业态里已经产生了评价体系和担保交易,它还可以产生更多。

  就像互联网给信息传播带来的颠覆,电子商务也改变了传统商业,但这一场自我净化能做到什么程度?新的商业文明真的有可能存在吗,吸收营养,比如勤劳和创意,丢弃污垢,比如贪欲和贿赂。淘宝已经在关注制度建设问题,反腐应当怎样继续下去,才能让它变成一种机制而不是一场运动。

  是严格的内审制度吗?是即使离职也可继续调查的追责制度吗?是让复杂的系统来替代一部分管理职能吗?又或者,推动淘宝平台的各位卖家,能够创造出维系电子商务干净、繁荣的新做法,就像他们曾经做到的一样。无论如何,阿里巴巴的12年,淘宝的9年,也正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从无到有再到蓬勃生长的历史。

  业内人士分析称,淘宝内部员工腐败被披露,从某一角度来看,是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等一系列正常的商业规则与利益之间的互博,禁不起诱惑的“小二”就会以权谋私。当商业规则被腐败产业链所控制时,淘宝建立在马云价值观上的基本商业道德不复存在。

  经过多年的发展,淘宝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具有价值的商业圈,按照商业圈的规则,有少数人因为缺乏意志而被商家潜规则获取不正当利益还是比较正常的。马云如何借去除毒瘤的机会将诚信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每一个员工内心,才是大家更值得关注的。据悉,阿里集团承认淘宝内部腐败的问题所在,除了解除公司负责人职务、开除违规员工以外,还紧急处理可能暴露了淘宝系腐败的制度问题。

  2011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从当时的一项独立调查中发现,部分销售人员为追求高业绩,故意纵容或疏忽,允许部分外部分子进入阿里巴巴会员体系,有组织的进行诈骗。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公司清理了1107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阿里巴巴CEO卫哲、COO李旭晖因此引咎辞职。此外,阿里巴巴还处理了近百名负有直接责任的销售人员。

  实际上,阎利珉的被免,也源于其麾下员工的直接“腐败”问题。2012年初,阿里巴巴发现聚划算上一家本地团购业务指定运营商“爱婚婚”存在不正常交易的情况。经过调查发现,这家上线仅8个月就参加过聚划算200余次团购活动的公司,实际上是由一名阿里云员工、一名淘宝网员工和一名聚划算员工共同出资建立的。这家公司参加聚划算的团购活动无疑都经过“内部人”的有意关照,从而把另外符合活动要求的商家拒之门外。在调查确认后,马云果断地举起了“反腐”的大刀。

  “免职”仅是阿里巴巴反腐举措的其中之一,在马云主导下,阿里巴巴还创造了一系列的反腐败措施,如成立廉政部,用于发现和调查内部的贪腐事件。在阿里系内部,运行着一部《阿里巴巴集团商业行为准则》,其间对财务利益、关联交易甚至接受礼品、款待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此外,阿里巴巴还实行高管轮岗制度,定期在公司内部进行管理人员的轮换,从而预防权利过度集中等弊病。

  1、互联网反腐症结

  阿里巴巴系的内部腐败问题,仅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样本。在业内,相似的情形并不罕见。随着互联网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权力寻租问题也日益困扰着一些企业。互联网企业的从业人员都比较年轻,如果制度不完善的话,他们很难抵挡住诱惑。在有些环节,此类问题已达到泛滥的程度,除阿里系外,京东、凡客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除上文提到的店小二直接参股公司之外,还有更多不易察觉、花样百出的腐败方式。4月12日,阿里巴巴又一封员工辞退通知在网上流传,在天猫排名前十的男装品牌JEANJACK旗舰店等四家网店,因为与小二有私下利益往来而被请出了天猫,涉案的小二也被开除。

  甚至还有一些与腐败相关联的“产业”得以发展起来,比如“职业差评师”,一些人被认为与电子商务企业内部员工勾结,先是恶意下单、给差评,然后找商家谈条件、删差评。分析认为,此类行为若没有内部人员的支撑,差评可不是那么容易删除的。

  通常的腐败行为还包括:与代理公司合伙分成、对售假行为网开一面、出问题时帮忙善后、收费刷信誉度等等。互联网企业有其特殊性,在信息时代,往往一家公司的影响边界会比想象的大很多。如果平台的力量被滥用,将大量增加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破坏电子商务行业最基本的公平竞争环境。对于产业、对于平台和用户利益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互联网行业中涉及腐败的主要有两个领域,掌握话语权的资讯网站以及有用户和流量优势的电商平台。”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委员、前者从事的多是非法删帖等非法网络公关活动,后者则主要从事帮助商家推荐产品、参加促销活动、删差评、刷信用等活动。

  互联网企业内部的反腐主要靠的是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价值观更多属于从道德层面预防腐败,管理制度则是从自律机制角度预防和惩治腐败。除此之外,还有外部的法律机制,三者共同构建了预防与治理互联网企业内部腐败的体系。

  “这已经基本上成为普遍现象了,在马云那个层面可能知道的还比较少一点,在很多下面的参与者看来,这几乎已经变成行规。”对于阿里巴巴[13.28-0.30%]的反腐举措,方兴东也有不同看法。他认为,核心问题不仅仅是处罚几个人,而是整个的管理制度没有很严谨,漏洞很多。

  电商平台是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圈,它的良好、有序运营的前提,是需要一套自治规则,内部腐败问题的出现首先打破了这套规则,严重的话会危及整个电商平台。而电商平台参与的主体数量庞大,涉及到线下的各行各业。电商平台规则被打破的后果也自然会延伸到平台之外、互联网行业之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商业规则和商业伦理。

  2、反腐制度如何完善

  目前,民营企业内部关于反腐的制度建设还远未完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工作人员经济犯罪猖獗。长期观察民企反腐的法律人士颜水江认为,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的反腐制度,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蔓延,才是治标又治本之策。

  “与国有企业不同,民营企业在反腐败的根本即权力监督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独特的情况,企业主对于腐败问题的看法更为敏感、主动。但从犯罪形态来看,结伙作案、连续作案的腐败案件越来越多,且作案手段的专业化、智能化也越来越强。

  民企腐败积弊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据颜水江分析,民营企业的腐败问题易导致以下不利影响:一、影响采购、销售过程中的公平交易,易导致产品、安全事故;二、影响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企业内、行业内歪风邪气盛行,必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通过不正当竞争,不具备任职资格的人员进入企业,不具备资质的企业进入行业,将极大影响企业、行业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三、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腐败现象多发的企业,在公众眼中其诚信必然荡然无存;四、腐败侵蚀企业利润,甚至危害企业生存,腐败问题越严重,企业的为腐败付出的成本就越高。

  “讨论事件的前前后后已经没有意义,对罪恶的惩罚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和反省。”许多企业的衰败,往往不是因为外部的竞争压力,而是源于自身的腐朽,这些企业当初草创时,规模不是很大,业务不是很广,甚至多数时候还面临生存压力,这个阶段员工们往往能够同心同德、同仇敌忾,与企业一起共度难关。

  但是当企业做到了一定的规模甚至成了行业的“领头羊”之后,各种大企业病通常就随之而来:机构庞大、冗员众多、制度(尤其是监督制度)执行不力……许多人感觉不到企业的生存压力,容易滋生“为小我损大我”的心理,加之社会风气影响,行业“潜规则”盛行,许多人不再想如何与企业同甘共苦,而是为自己能够获得多少利益而殚精竭虑。对企业而言,“反腐”工作宜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预防大于救治,企业建立良好的预防腐败机制,救的不仅仅是企业,更是那些可能失足的员工。

  3、亲,反腐人

  阿里在一封员工辞退通知的最后部分写到:“我们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不容动摇!我们反腐败、反官僚的决心也绝不容动摇!阿里人,我们必须坚守价值观,坚守底线,做个干净的小二!”阿里系的文化很有特色,也被打上了其掌门人马云深深的个人烙印。马云迷武侠,迷金庸,阿里系从上自下都有类武侠的“花名”。被辞退的原聚划算CEO闫利珉花名“慧空”,马云自己的花名则为“风清扬”。

  马云还是个有“道”的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还时不时跑去深山老林“悟道”,甚至因此还与那位被媒体骂的狗血淋头的“道长”李一扯上了点干系。但马云恐怕不易悟出互联网企业反腐的真谛,这不仅是马云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瓶颈。人人都有梦想,互联网时代本就是实现“创业梦”的时代,对一帮收入并不高的年轻人来说,空子摆在眼前,不钻白不钻。

  “阿里的问题即使在互联网行业也是比较特殊的。其他企业的腐败问题大多数限于内部,而阿里的问题是内外交织在一起,而内外又共同组成一个电商生态圈,所以它的影响范围更大。”但对于这些问题,也有乐观的看法。乐观者认为,阿里巴巴公司开始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公司制度——至少看起来,它正在走出第一步。其自暴家丑的行为,在中国企业中是非常罕见和具有勇气的,应该得到肯定。

  谭小芳老师认为“民营企业很少设立专门的廉政部进行反腐,一些企业甚至还没有审计、监督部门,所以从企业反腐败的制度建设、组织搭建方面来看,阿里巴巴是走在前面的。”但反腐败重在预防而非事后调查和处罚,而且是以高度数据化、透明化的制度为依托的预防,因此,企业反腐败的侧重点还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备高度控制力的管理制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666.html

更多阅读

司考经济法名师点睛鄢梦萱 :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责任a

违反商业银行法的法律责任(★★)【特别提示】商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关系:1.商业银行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指导。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如决定存款、贷款利率上下限;决定加息、减息;接受存款准备金等业务。(央行是

REITs—中国商业地产的一道坎? 房地产reits

REITs——中国商业地产的一道坎?普乐门公寓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万润瑞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CEO王戈宏认为,中国的商业地产实质上还是房地产开发,而非普遍意义上的商业地产。商业地产有两个重要

揭秘:马云商业光环的背后!

     正积极为阿里集团IPO奔波且刚陷入南华早报言论风波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微博)很突然地又卷入到一场与商业无关的热点事件。起因是其不久之前拜访江西“气功大师”王林的举动。在马云等人与王林的合影被传上网络之后,

商业新模式 商业地产的新模式

  与传统松散的战略合作模式不同,各种不同商业形态的国际品牌商家与世茂股份的紧密连锁发展,标志着世茂商业正努力实现市场最大化、资源共享化,培育商业氛围,聚集商业人气,创造更好的商业环境,主动促进商圈的形成。  近日,世茂股份进

声明:《阿里商业模式 商业反腐的阿里模式》为网友心里装满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