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虽然是罪,会造成罪恶,但在上帝的计划里,却不是毫无出路的。
BY马莅骊
比利时导演安德烈·德尔沃曾经这样评价伍迪·艾伦和好莱坞:好莱坞的电影是通过银幕上的假象让观众忘记自己的生活,融入电影;而伍迪·艾伦则是美国导演中少有的忠实的生活表现者。 今天我们在电影院银幕上看到的大部分是属于前者;而几乎所有的超人电影都给了我们一个契机:在那些超爽超酷的特效场景里,完全地忘记自己的生活,愉悦地和那些银幕形象一起,超越我们本来的平凡。然而,李安的《绿巨人》是一个例外。在那部色调灰暗、情感压抑的电影里,李安不肯放弃自己的文艺片情结,开始煞有介事地讨论起人性来;同时,他又不能放弃对火爆场景和商业目标的追求。于是,在最后,我们看到了一部非常奇怪的电影,前后基调完全地脱节,既不能真实地表现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也不能满足我们期望获得那种酷和爽的感官需求。 因此,在短短五年后,环球影业就急不可待地推出了《无敌浩克》,并在宣传时果断地撇清与李安版《绿巨人》的关系,导演路易·莱特里尔没有一点不切实际的企图,他只想尽可能地表现电影的观赏价值。全剧的推进紧凑,场面火爆,让人看到了完完全全的商业希望。 然而,李安的失败仅仅是一个商业抉择的错误吗?几乎所有的超人形象,克拉克·肯特、蜘蛛侠、钢铁侠和超能先生,虽然都或多或少地要面对现实身份的尴尬,比如饥饿、爱情、友情、中年危机以及个人英雄主义膨胀的挑战,但他们都是收获丰富的喜剧人物——唯独绿巨人浩克是一个例外。绿巨人极具悲情主义的色彩,犹如《天龙八部》里的萧峰,他的命运不是由自己选择的,他的人生是由愤怒摆布的。 当其他超人们享受着自己的超能力带来平天下成英雄的快感时,浩克却极尽可能地委曲求全,努力地做回那个平常的科学家布鲁斯·班纳了。可惜,不论他逃到世界的哪个角落,如何避免与人冲突,避免情绪激动;不论他如何千辛万苦地寻找医治自己的良方,他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他被他的情绪和感觉操控,他的肉身和能量成为了他最大的负担。 愤怒或许不是人最直接最隐蔽的情感,却是一种完全非理性的阴谋——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的结果也是悲哀的。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桩谋杀案就是出于愤怒。 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因为看到耶和华悦纳弟弟亚伯的献祭,而“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后来趁着二人在田间的时候,该隐“起来打他弟兄亚伯,把他杀了”。 在圣经观点里,愤怒是一种罪。但是在《诗篇》76篇里又说:“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荣美,人的余怒,你要禁止。”奥古斯丁对此解释说,上帝“宁可藉着罪恶成全美事,也不禁止罪恶存在”。愤怒虽然是罪,会造成罪恶,但在上帝的计划里,却不是毫无出路的。 然而在那部差点被口水淹死的《绿巨人》中,李安没有找到一个更强大的力量作为出路,他只能执著地展现布鲁斯内心的冲突和肉体的挣扎,并且任由不可替代的愤怒决定了浩克的命运——无可适从。而在新版的《无敌浩克》里,好莱坞的惯例是不容许由虚无基调来统治一部商业电影的,不过出路不是在上帝的爱里,而是人间的爱情。爱情也是可以超越愤怒的,在绿巨人身上,它虽然会让浩克激动,却不至于失控,并且给了他一个成为人类英雄的机会——这就圆满地回归了好莱坞的传统。电影的末尾,布鲁斯躲到了加拿大。虽然并没能摆脱他的基因,但是这个结尾却比李安的版本明亮得多了。不仅如此,导演甚至还安排了小唐尼的钢铁侠的出场,虽然显得突兀,却充分体现了好莱坞的信心。人们发出会心的笑声:哦,续集…… ——这也是出路一种。对于人性的探讨已经毫无意义,沉重的肉身也不再沉重,当我们左手爆米花右手可口可乐地坐在豪华舒适的电影院里,这才是好莱坞的完全胜利,甚至,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