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第三,不要从一开始就扼杀金融创新,但当金融新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一定规模以后,监管当局必须重点解决由此引发的风险问题。金融创新自然会带来风险,但如果由此因噎废食,限制金融创新,则有可能严重限制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四,监管当局应该考虑引进一些反周期的市场机制。以市场情况进行估值的资产可以灵活地反映风险的变化,但也加剧市场的单向性波动。为了增强市场的稳定性,监管当局可能需要设计一些政策方法来遏制市场上的顺周期行为,比如改变以风险加权的资本的计算方法。宏观经济政策应致力于降低经济与市场的波动。 第五,鼓励使用交易市场和结算机构,以增加产品和资产的透明度。过去几年,场外交易迅速发展,增加了交易双方了解对方风险的需求和成本。正因为不了解交易对手的风险状况,很多金融机构在市场发生波动以后开始大幅度减少金融交易规模,最终导致流动性严重短缺。更多地利用结算机构可以改善这种状况,因为清算机构了解其他金融机构风险状况的难度要低一些。 第六,金融监管必须加强国内、国际的合作和协调。美国的金融监管没有随着产品创新而变化,从商业银行到证券市场出现了监管空白,导致了风险放大,因此,国内各监管当局之间的协作十分重要。金融交易的另一个特点是很容易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合作,就不能有效地防范风险。如果目前国际金融机构综合化的趋势持续下去,可能会加速国内金融体系的演变,这对国内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提出新的挑战。 【专家解读】危机也是机遇 (CCTV2:9月24日《直击华尔街风暴》特别节目) 访谈嘉宾: 胡祖六,美国高盛亚洲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瑞士日内瓦-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与研究部主管,他被媒体评为中国最英俊、最富有绅士风度的经济学家。 蔡洪平,瑞士银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的主席,曾帮助过多家民营企业上市,素有"福布斯园丁"之称。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著名的金融经济学家。 美国的经济还是全世界最发达、最成熟的经济体系,他们也走了很多弯路,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我们需要吸取他们的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够缩小差距,甚至超越他们。 胡祖六:我们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主持人: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收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在直播的特别报道《直击华尔街风暴》,今天我们继续来追踪这场金融危机的最新动向,今天首先走进我们演播室的是美国高盛亚洲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著名的经济学家胡祖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