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解读金融危机:直击华尔街风暴》
统计显示,2007年,中拉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46%。这比2003年中拉贸易首次突破250亿美元大关,增长了近4倍。记者注意到,在1000亿美元的贸易额中,进口和出口基本平衡,都在510亿美元左右。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说:"我觉得中国和拉美贸易基本平衡,我觉得中国和拉美互补性特别强。我们所需要的和拉美所需要的,基本上都各有所需。所以贸易能够达到基本平衡。" 万季飞说,今后中国同拉美双边贸易将快速增长,中国对拉美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服装、布匹、纺织品、鞋类、机械等,主要进口产品则有大豆、铜、植物油等。由于具有强劲的互补性,双方将在2008年10月下旬,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第二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以此促进双方经贸进一步合作。 【节目回放】吴晓灵:后怕而不可怕 (CCTV2:9月26日《直击华尔街风暴》特别节目) 这次华尔街金融风暴到底会对我国造成多大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今天就这个问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吴晓灵在谈及金融风暴问题时,讲了两个"怕"字,一是后怕,二是不可怕。后怕的是,在2000年前后,我国银行业由于不良资产数额庞大,如果没有后来的股份制改革,再面临如今的美国金融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不可怕的是,我们恰恰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夯实了金融机构这个金融体系的基础,使得如今正在美国蔓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在我国不会出现。 吴晓灵说:"次贷危机爆发是在2007年3月以后,2007年以后,国际股市在不断震荡,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恰恰是在2005年到2007年这个时间窗口上,完成了股份制的改造,不良资产已经剥离,而且资本充足率、资本拨备率都是非常好的,这就为我们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奠定了最强大的制度基础。" 而我国对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监管,也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2004年,国家从处理德隆公司开始,对券商进行了全面整顿,特别是杜绝了挪用客户保证金这个最大的隐患,这也使得券商在这次股市大幅下挫的重压下,也并没有出现问题;保险公司最大的隐患是利差损,1992、1993年前后,为抑制经济过热,我国大幅提高利率,实际利率一度高达20%以上,大量保单在当时售出,造成后来保险公司无力偿付的巨大风险。但从2003年中国人寿在美国和香港相继上市开始,通过股份制改造,解决了我国大的保险公司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信托公司监管力度的做法,也对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