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宏观视野架构建行全球平台



  本刊记者 / 李子优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银行业改革开始启动。2003年下半年,中行和建行一道,被国务院确定为股份制改造试点。建行之所以被选中,除了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建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最少这一原因之外,建行已经为进行股改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股改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5年建行在四大国有银行中率先实现海外上市。这是2003年底启动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重大成果,也是1998年以来中国对国有银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的初步成功,7年来两届政府领导人的共同努力终见成果。说到建行海外上市的重大意义,不在于筹集了多少资金,卖到了多高的股价,而在于其对于国有银行改革的示范意义:国有银行改革选择了恰当的时机;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让我们回顾距中国加入WTO五周年的2006年12月11日,以中国银行业为标志的金融业将兑现全部入世开放承诺,长期处于政策翼护下的国内金融机构与国际金融巨头"同场竞技"进入白热化。进入倒计时的国内各大银行"箭在弦上"--这是引来全球关注目光的一天:2005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敲响了香港联交所的钟声,成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的银行。这次香港上市,建设银行共筹得622亿港元,成为当时4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当期中国企业规模最大的IPO,及全球IPO规模最大的银行股,它的启航为今后其他国有银行上市奠定了基础,而这艘战舰的掌舵者,就是郭树清。

  这一天,注定被记入史册,因为对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来说,以全流通姿态变身为接受国际投资者监督的公众公司,这是一个旧模式的终结,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是四大行股改进入实质阶段的里程碑。

  而在这7个月之前,建行股改还布满迷雾--上市临近,行长张恩照却"先行"离开,一场戏剧性的人事更迭,让投资者的信心跌落到谷底。担纲建行股改上市的重任落在了当时49岁、早已在业界备受瞩目的郭树清身上。

  郭树清是公认的学者型官员。作为著述颇丰的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领域的专家,作为有着丰富实践经历的领导者,担当建行掌舵者角色的郭树清成为人们观察中国金融改革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引资与并购,国际化的重要步骤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建行能够首家成功实现海外上市,与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给与其的财务支持密不可分--通过1998年至1999年和2003年至2005年的两次注资,国家为建行的累计投入超过4600亿元。2004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按照"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的思路变身成为更有竞争力的银行。

  2005年3月25日郭树清临危受命,出任建行董事长。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职务的郭树清由高高在上的监管者,转为涉入金融微观改革领域的被监管者,其面临的挑战性很大。人们当时甚至还未意识到,被熟悉的人们评价为"性格直率、自信、喜好思索,不轻易附和别人"的郭树清,其深厚的宏观背景对掌舵建行的重要意义。

  当时,由于境外机构投资者对我国国有银行并不看好,建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建行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信念,始终坚持保持国有绝对控股、提供先进技术、回避竞争、出价要明显高于净资产的原则。经过艰苦谈判:2005年6月17日,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海外战略投资者"第一次握手"。当日,建设银行和美国银行宣布,美国银行最终持有建行股权将达到19.9%。这项30亿美元的参股创下一项并购交易之最:这是迄今为止外国公司对中国公司的最大单笔投资。不久之后的2005年7月4日,进入第19个月头的建行股改又迈出重要一步:新加坡淡马锡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宣布认购建行10亿美元股份,此举标志着建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谈判工作基本完成,被普遍视为建行全面推进海外业务和零售业务发展的积极信号。

  至2008年3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建行与境外投资者的合作是战略性的而不是财务性的,是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通过精心设计的期权协议,建行与美国银行形成了战略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当时在建行境外上市的过程中,此番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建行IPO定价达到净资产的1.96倍,赶上了当时世界前10位最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美国银行也将其在中国境内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与建行的战略合作上来,积极协助建行拓展境外业务,使建行形成了以香港分行为批发业务平台、建行亚洲(前身为美银亚洲)为零售业务平台、建银国际为投资银行业务平台的格局。2007年底,建行和美国银行分别出资75.1%和24.9%,共同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此外,美国银行不仅为建行提供了管理技术支持,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为建行各业务领域持续创新提供帮助。而更加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合作",加快了建行全球平台的构建--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后,实现了港澳市场的跳跃式发展,并开始在越南申请设立机构,其国际化触角日益宽广。

  

  公司治理:良性发展的基石

  当时处于改革中的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公司治理机制是其最大的缺陷,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最先实践者,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从2004年9月21日挂牌之日起,便承载了人们更多的期待和要求。如果说2005年3月25日郭树清接任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事出偶然的话,那么他上任之后的一系列言行更出人意料。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讲课时,有学生问道:中国的银行业改革能否成功?在当时大家都知道监管层推动银行股改挂牌不是目的,关键是转变经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吴敬琏答道,郭树清关于党委与董事会关系的观点真正触及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

  刚一到任,郭树清就惊讶地发现,建行的董事会在监督业务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于是,在选举其任董事长的建行董事会上,郭树清拿出了加强董事会建设的五点建议,比如建立董事会专门办公室、根据高管尽职情况审议奖金发放方案、行内部门要定期向董事监事们提供能反映经营状况的统计资料和文件、董事监事可列席行内讨论经营决策的各类会议、建立董事会对高管人员的问责制等。

  2005年5月23日,执掌建行董事长一职不到两个月,郭树清就颁布了一项内部文件《关于追究案件发生机构及其上级机构领导人员责任的规定》。这一规定首开了国有银行领导人问责的先河,也在整个建行系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问责风暴"。

  另外,建行在国内率先设立了首席风险官的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建行颁布的《风险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规定,总行设立首席风险官,一级分行设风险总监,二级分行设风险主管,同时向县级支行派出风险经理。

  先进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技术应用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8年6月底,建行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继续双降,不良贷款率降至2.21%,较上年末下降0.39个百分点,在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继续保持最好水平。

  

  以客户为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法宝"

  郭树清带领的建行舰队在深入研究世界银行业发展经验后认识到,国际最先进的银行,并不必然是规模最大的银行,但一定是风险控制最好的银行和客户服务最好的银行。

  如何建构客户服务最好的银行?当时,"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在中国并不陌生,但是有着深厚学术背景和素养、善于独立思索的郭树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思考,使建行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有很多独特之处。

  无论是深入基层调研,还是发表署名文章,不难看出,尽管郭树清就任不及半年,但建行股份制改造的中心内容已开始体现"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机制",开始形成以基层员工为改革主体的氛围。

  郭树清带领建行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业务模式创新,将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重点投向零售业务、新兴业务、非利差业务,并逐步向多功能银行和国际化银行转变。建行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机制,并将其确定为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为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重点领域,建行与美国银行合作,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实施"零售网点转型"项目。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万多家零售网点实现了以营销服务为主的功能转型,占网点总数约八成。转型后的网点日均产品销售量提高67%,是转型前的2.15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转型网点的客户等候时间平均下降39%,大大节省了客户的时间,客户排队现象大为缓解。

  为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建行改变了以往主要从方便银行管理角度规划业务流程的做法,努力从客户角度获取和分析影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流程再造提供准确的客户信息和数据。

 郭树清:宏观视野架构建行全球平台
  低调,但一定有板有眼,是郭树清本人也是他赋予建行的气质,他曾是人们公认的中国典型的学者型官员,他总是在关键时刻被赋予重任。而今,他又使建行这个首发"舰队"驶向全球领域,架构国际化的宽广平台。

  截至2008年9月末,在建设银行"首舰出击"之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已实施股改的工行、中行、建行)的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例超过80%,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进入实质性变化阶段。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已成为了我国银行体系的主力军。人们看到,建行在昨日为同业树立楷模,今天依然不负众望--

  截至2008年6月底,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人民币7.06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将近一倍;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72%,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6.36%,净利息收益率为3.29%,综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不良贷款率为2.21%,拨备覆盖率为117.23%,资本充足率为12.06%,资产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国家在建行的账面净资产从股改上市之初的1862亿元增加到3080亿元,按去年末股价计算,建行国有股权益比注资时增长了5.25倍。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08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排名中,建设银行较上年度再进一位,以约523亿美元的一级资本总额在全球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3位;2008年度"中国杰出企业成就奖"评选中,中国建设银行获得"中国杰出零售银行奖",是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内地银行……建行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无不凝聚着郭树清的心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7228.html

更多阅读

郭树清的真正考验:斩断IPO产业链

    郭树清自履新证监会主席以来,今年“五一”前夕,其证监新政力度之密集,史无前例—短短四天,证监会等监管部门接连发出四项重大政策。这也充分表明郭树清及证监会改革中国股市决心之迫切。对比世纪之交的那一轮证监新政,自称不是“

郭树清:未尽的“灵魂革命”

     从2011年10月29日到 2013年3月17日,总共506天,18个月。中国证监会史上最富激情也任期最短的前主席郭树清就这样走了,带着满腔的壮志未酬远赴山东。  所谓“你不能改变时间的长度,但是可以增加它的厚度”,郭树清用500余天的时

山东省长郭树清 股市“破二” 郭树清两难

     股市低迷和排队上市的两难命题  A股跌破2000点后,郭树清首次亮相仍一如继往地坚持其市场化改革论调。  11月28日,郭树清在一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在逐渐减少审批,给企业更多自主权。同时大力鼓励市场化兼并重组,其称“我对市

郭树清证监一年:股市再出发

     书生意气的学者型官员郭树清,即将在2012年10月29日,上交自己主政证监会一周年的答卷。  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席后,一年期间新政频出。证监会推出诸如强制分红、内幕交易零容忍、IPO制度改革、创业板退市制度等各项政策,“上任

郭树清新年贺词 辣手治市 郭树清大动“制度手术”

     一场极其严厉的监管风暴正在全国拉开。  近日有消息称,证监会派出200人在全国通查内幕交易,目前已有8支分队抵沪,龙头公私募均涉查。  与此同时,为配合6月28日发布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方案,上交所、深交所修订上市规则

声明:《郭树清:宏观视野架构建行全球平台》为网友那缕云后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