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京力/文
南方、易方达等6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两年前“长券短做”、“藏券”等违规操作手法再次出现。近期,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了债券价格,货币市场基金纷纷卖券兑现浮动盈利,收益率大幅攀升,部分货币市场基金偏离度触及红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51只货币基金整体表现强劲,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7.51%,其中工银货币在11月18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更是达到19.687%。 与此相应,货币市场基金按照“成本摊余法”和“影子定价法”确定的资产净值出现了比较大的偏离度。自11月以来,先后有益民、汇添富、建信、工银瑞信和嘉实等近十家基金公司公告偏离度超过0.5%,其中益民货币在11月10日和11月12日两次偏离度超过0.5%。 11月17日,证监会向各基金公司和托管行下发《关于基金债券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函》称,对“偏离度绝对值超过0.5%的基金,证监会将对相关管理人员出示警示函等行政措施”。 证监会还提醒基金公司注意利率变动风险,汲取货币市场基金和中短债基金投资风险的历史教训,严禁“长券短做”或者“藏券”的做法。 业内人士透露,证监会所称的“历史教训”是指发生在2006年的事情,当时,南方、易方达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因“长券短做”等违规操作而吞下苦果。 按照契约,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债券品种,在其每个交易日的剩余持续期限应该在180天之内,这在保证了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的同时牺牲了部分投资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基金追求规模的目标背离。按照约定,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赎回不收取费用,其主要收入为0.33%的管理费,规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业内人士透露,货币市场基金“长券短做”或“藏券”的通常做法是,先与银行、券商等机构签订代持协议,让后者为其持有剩余期限超过180天、收益率较高的债券品种,并约定在未来时间进行债券回购,以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但2006年的市场却有点特殊,在央行两次加息和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背景下,债券价格大幅下挫。特别是随着2006年A股市场逐步走牛,投资者不断赎回货币市场基金,一些签订了“长券短做”的基金,不得不将价格已下跌的债券卖出,导致净值下降并出现亏损和流动性下降等问题。 类似的情况在1994年的美国也出现过。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持续期为90天,一些货币基金为了提高收益率投资了2至3年的长期品种,美联储在短期内升息50个基点,市场资金开始转向其他品种,大量赎回涌现,货币基金不得不卖券变现,导致净值下跌和亏损,最终出现兑付危机。 针对2006年货币市场基金出现的问题,当时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埋单,最终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弥补了这一损失。 如今,这种现象又有死灰复燃之势。货币市场基金为实现以收益率来推动规模的目的,“长券短做”的现象再次出现。 “货币政策短期内逆转可能性不大,货币市场基金具有长券短做的空间。”一位券商固定收益部的人士表示。 这可能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中出现。“一些规模较小的货币市场基金,在为了扩大规模的情况下不排除这种违规操作。”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