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崔晓林 实习记者 王瀛/山东西霞口报道
11月初的一个清晨,威海荣成地区大雾弥漫。沿西霞口村蜿蜒而平整的山路,汽车可以一直开到海边,“这里是中国海上最早见到日出的地方,可惜,今天雾太大。”看着东边海面上迷蒙的橘红,张晓国的语气显得有些遗憾。 张晓国的身份是西霞口集团副总经理,负责旅游产业和外宣工作。他告诉记者,没来西霞口工作之前,他至少来过西霞口10次,“我和西霞口有缘,这也许是宿命。”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策划营销专家,张晓国几乎走遍了国内的旅游景点,但最终,他的脚步停在了西霞口。 “这是一个特别的村子,严格来讲,这里已经不再是个‘村子’了。五大产业并驾齐驱,总资产超过50亿元,这样的‘村落’,在中国也没有几个。”令张晓国自豪的,不仅是西霞口的产业规模,还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让西霞口走向世界——这对我来讲,是压力更是挑战,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在张晓国眼里,能扛起西霞口副总这个担子,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机遇之一。 三个绝妙的“转身” 20多年来,令张晓国自豪的这个村子,谜一样从齐鲁大地脱颖而出,从迅速摆脱贫困,到家家住上洋房别墅,再到荣获“全国十佳小康村”,西霞口演绎着外人看不懂的传奇。 30年前,西霞口村的村民和大多数中国农民一样,过着简单、清贫的日子,但是,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全村人的命运,这个人,就是西霞口村党委书记、西霞口集团董事长田文科。 在山东,有人称田文科为“鬼才”、“发家致富魔术师”,对于这样的称谓,田文科总是淡淡一笑,“人家爱说啥说啥,我只要做好我的事。” “1977年以前,西霞口的粮食产量在全公社20个自然村中排名倒数第一,当时,有些人家的孩子连鞋都穿不上,整天饿肚子,日子苦啊。”回想起30年前的情景,田文科深有感慨,“1977年,我当上了村支书,当时就一个想法,得让村里孩子吃饱饭,然后送他们去上学”。 最开始的时候,田文科依然把主要精力放在种粮食上,当书记两年,村里的粮食产量从全公社倒数第一,一下上升到正数第一。“当时村里人都很佩服田文科。”村里一个老人告诉记者,“田文科懂科学,脑子灵,干啥啥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田文科坐不住了,天生就有一股闯劲儿的他,在种粮食拿了公社冠军之后,并没有一鼓作气把粮食种下去,而是把目光从土地转移到了海上。“靠海不吃海,显得有点怪,当时召开村民大会,大家七嘴八舌一合计,决定种地的农民和打渔的渔民结对子,共同下海捕鱼,大搞渔业。”田文科回忆说。 下海捕鱼,从种地的农民,变成靠海致富的渔农,西霞口人完成了第一个转身。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10年时间里,这一“变身”让村里的孩子有了鞋穿,让村里的光棍娶上了媳妇,村民们第一次兜里有了零花钱,银行有了存款。 1987年,村里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渔业公司,西霞口也跻身山东省村级单位的“首富”,彻底摆脱了贫困。而此时,田文科却再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部分渔船卖掉,用卖渔船的钱,买修船的设备,开船舶修造厂,同时开展海珍品养殖。 这一决定令村民哗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反对。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验证了田文科的正确。“打鱼吃的是资源饭,慢慢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同时,大规模的海上捕捞,导致生态破坏严重,当时我的想法是,我们要转变,从渔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田文科告诉记者,这一转变比较痛苦,当时渔业经济异常繁荣,效益十分可观,山东沿海各地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就在这个产业最鼎盛的时期,西霞口选择了退出。 从渔业经济到工业经济,西霞口完成了第二个转身,而这个动作,为西霞口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90年代到这个世纪初,十几年的时间。西霞口村从第一家小船厂开始,先是修船,然后造船,从修造木船,到港口渔船,再到修造万吨级货船,造船业蓬勃的发展令西霞口从一个“村”,彻底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船舶修造基地。“我们的船厂人才济济,我们聘请了很多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才”,西霞口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田文霸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造船能力能达到15000吨,拥有两个标准干船坞,可以对10万吨以下的轮船进行维修保养。西霞口大力发展船舶业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距离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世界各国来往的船只,维修、养护、休息都会来这里,一是来这里很方便,二是费用低廉,服务也好。”田文霸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际金融危机令世界船舶业遭受打击,但西霞口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0年,所以并没有感受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意。 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对西霞口人最深刻的影响,是身份的改变——村民是股东、是工人、是企业管理者,而不再是农民。 第三个转身,其过程更像一个典型的产业集群发展史,如今,西霞口集团下辖企业27家,总资产50亿。从单一的船舶修造,到形成海珍品养殖、港口运作、国际海运、旅游度假五大支柱产业共同发展,西霞口演绎着创富传奇。改革开放30年来,西霞口为自己赢得了无数个“国家第一”:全国第一家村办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全国第一家村办国际海运公司;全国第一家村办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全国第一家村办的4A级风景名胜区。从1995年开始,西霞口先后投资4.5亿元,购进20多艘油轮、货轮,成立全国第一家村办国际海运公司,使国际海运和港口物流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1996年,又投资1亿元,对村里的龙眼港进行扩建,建成全国第一家村办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并于2001年开通了龙眼港直达韩国平泽的国际客货班轮航线。目前,这条航线已经成为中韩两国交往的港口,港口年吞吐量已达200万吨,进出港旅客12万人次,营运收入3亿多元。已经成为了一条真正的海上贸易黄金通道。 2007年,西霞口集团实现总收入23亿元,纯收入2.78亿元,人均创纯收入21万元。 让西霞口热闹起来 人均居住面积超过70平方米,几乎家家住别墅,户户有轿车,每名村民每月可以领取300元生活补助,水费、电费、闭路电视费全免。村里还专门为村民建起了二级甲等医院,免费为村民看病治病。从小学到大学直到读研究生,学费全免。服兵役的义务兵每年发给12000元的补助。对病灾户等困难家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150元至600元不等的养老金、退休金。老人住进设施完备的星级敬老院,村里甚至有供孩子游玩的过山车,小桥流水,花园绿荫,空气中充满新鲜的海的味道……西霞口村,靠智慧和汗水,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真正的“桃花源”。 “村是根,民是本,共同富裕是标准!”、“全民有股份,大股永归村!”,在西霞口,村民利益和福利待遇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幸福的生活总是容易让人迷醉,就在村民全体实现小康的时候,此时的田文科却异常清醒,他似乎察觉到了细微的异常,一个新的计划渐渐明朗起来。而张晓国,这个经验丰富、充满激情的旅游营销专家,是这个计划中的关键棋子——田文科想把西霞口变成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胜地。 11月18日下午,天气有些凉,张晓国陪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在整洁的村中心马路上。马路两边,一幢幢别墅设计精巧,一些不知名的花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摆。马路上行人稀少,院落里没有孩子在玩耍,一切显得安静而寂寥。“恬静而美好的西霞口,也有热烈和充满激情的另一面。”张晓国告诉记者,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亲子游、夏令营、新婚游、自驾游、自助游、户外露营、摄影、观鸟、美食……西霞口想尽一切办法,吸引世人的眼球,用田文科的话说,就是“我们要让西霞口热闹起来”。 “西霞口的旅游资源十分优越,其景区知名度在全国也越来越叫得响。”张晓国告诉记者,成山头国家AAAA级旅游胜地、神雕山野生动物园、海驴岛、福如东海、福通天和乐园、摩天岭等六大景区令西霞口名声远扬,“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为西霞口带来经济效益,更主要的是,提升了西霞口的知名度,为西霞口走向国际舞台打下了基础。” 10月19日,山东省唯一的“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在西霞口揭牌,来自全国十一个沿海省(市、区)的100多名渔村带头人,在西霞口旅游度假区新落成的会展中心参加了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这也标志着西霞口旅游度假区又一个大型的综合接待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西霞口旅游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隔湖远眺,在风景如画的度假区中心湖北岸,西霞口旅游度假区会展中心崭新的建筑清晰可见。“中心占地4600多平方米,将成为商贸、会展、各种大型活动的主要场所。” 今年秋天,2008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在威海荣成市隆重举行,作为威海市的城市名片和荣成市的王牌景区,西霞口旅游度假区在这次活动中赚足了戏份,数百名中外客人为西霞口迷人的风光所倾倒。 张晓国告诉记者,今后,我们要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活动,我们正在筹划举办旅游节、主题论坛等活动,以提升西霞口在国内国际的品牌影响力。集团提出了创建“一节一会”发展战略,“一节,西霞口国际旅游节;一会:西霞口论坛。这是我们下一步最重要的发展思路之一。” 大力发展旅游,以旅游创品牌,以品牌闯天下,此时的西霞口,已悄悄开始了第四次转身。“要让全世界认识西霞口,让更多的人看到西霞口的美丽。”11月18日,田文科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山东人以热情好客闻名,西霞口就是要敞开胸怀,让远方的客人体验并享受西霞口如画的风景和独特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