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翎
“麻烦制造者” 对于香港的上市公司来说,也许,被谁盯上都可以,只要这个人不是魏大卫(David Webb),刚刚遭遇“外汇门”的中信泰富(0267.HK)可能就是最近对此有所感触的香港上市公司之一。本来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而巨亏155亿港元已够让这家红筹公司无法独自郁闷,不得不将“噩耗”公之于众,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财务总监周至贤立时辞职,在消息公布的第二天,10月21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至收盘时跌幅达55.1%。 可这没完,糟糕的还有,魏大卫说话了。这位向来喜欢翻香港上市公司陈谷子烂芝麻的独立财经评论员质疑称,依中信泰富10月20日公告所言,公司管理层在9月7日已知出大麻烦了,可在9月16日公司在一则公告中表示,“本集团自2007年12月31日以来的财务或交易状况概无出现任何重大不利变动”,魏大卫因此认为公司涉嫌披露虚假及误导材料,可能违反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98条。而若这一“指控”成立的话,最高处罚是1000万港元罚款及10年监禁! 可这还没完。魏大卫又说了,辞职的张立宪和周志贤辞任时,职位分别为财务董事及财务总监,可2007年年报显示两人职位为副董事总经理及执行董事,集团主席荣智健的女儿荣明方才是财务部董事。“她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还是她的头衔容易让人误解?” 魏大卫以他一贯的语气诘问道。 诘问是魏大卫质疑的利器,他总是这样,把从公开信息中找到的蛛丝马迹串联起来,找到逻辑上令人费解之处,然后,通过诘问完成最后一击。魏大卫还对今年7月荣智健主动放弃1亿股认股权而大惑不解。“不太可能有人愿意主动放弃这么高的利润,但是我们却找不到任何关于这批认股权为什么派发以及为什么取消的解释……” 中信泰富方面迅速做出回应。10月21日,公司董事总经理范鸿龄接受电视台电话访问时表示,已离职的张立宪及周志贤均是董事局成员,荣明方只是张立宪的下属。事件发生后,公司已对荣明方作出调离财务部、降职及减薪的处分。范鸿龄强调:没有人当“替死鬼”。 至于信息延迟披露,范鸿龄解释,这是与法律顾问商讨后作出的决定,由于市场动荡,不易平仓,即便当时公布消息也于事无补,且还会引起混乱。而魏大卫针锋相对地回应道: “你总不能待空难完成了调查之后,才公布飞机失事吧!” 这样的比喻足以让局外人莞尔,却让局内人挠头。而中信泰富这厢还未平歇,魏大卫又盯上了香港“公路大王”胡应湘旗下合和系两家上市公司———合和实业(0054,HK)及合和公路基建(0737,HK),质疑公司提前披露敏感信息的做法可能导致内幕交易。面对魏大卫的质疑,公司方面只能赶紧出面解释澄清…… 当2003年参加香港中华煤气(0003.HK)年度大会的魏大卫向公司董事局主席提问后,该主席“装聋作哑”环顾四周后对台下的股东们问道:“想必大家都饿了,公司在另一个房间为各位准备了午餐。哪位还有其他问题吗?” 魏大卫是谁?上市公司们为什么这么怕被他“咬住”?看看联洲国际(0048.HK)就知道了,2007年7月26日,魏大卫在个人网站上撰文指出该公司的诸多问题,次日开盘后公司股价即急挫,盘中最大跌幅达38%;顺着魏大卫揭发的线索,今年6月联洲国际董事被拘,公司一起35.5亿港元诈骗案曝光。而在揭发联洲国际后不久,德发集团(0928.HK)也“惨遭”魏大卫炮轰,结果逆势狂跌,步入“仙股”之列……此后有香港投资者在网上论坛里列举了当时一系列新闻报道: 联洲国际遭David Webb 唱衰,股价急挫; 中海油举行特别股东大会,David Webb 呼吁小股东反对建议; 有“股坛长毛”之称的港交所董事兼网上股评人David Webb以股东身份踩场阻两铁合并…… 这位网友问道:魏大卫每次出手都“好心做坏事”(意指对公司股价产生不利影响),究竟他是“股盲白武士”还是“股坛毒药”? 许多人则认为:遭魏大卫 “唱衰”的股根本是自己有问题。还有人表示,魏大卫不是那些“道貌岸然”的真小人、伪君子,有时间一定要仔细参考他的评论,做好“居安思危”的危机处理。 在“维基百科”关于“魏大卫”的词条里,有如下解释:英国人,1986年毕业于牛津大学Exeter书院数学系,曾写过Spectrum及Commodore 64电脑游戏。其后转往金融界发展,在投资银行任职。1991年开始定居香港,1998年退休。魏大卫曾于2000年被《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次年获世界经济论坛评选的“明日世界领袖”称号,2002年入选CFO》杂志“全球百人”之列。魏大卫因经常批评香港部分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不当行为而成名,被部分投资者视为代表小股东权益的声音,但被大股东或上市公司视为“麻烦制造者”,故有“股坛长毛”之称。 “股坛长毛”是《星岛日报》“送”给魏大卫的“雅号”,坊间因之演绎出“港股看门狗”、“中小投资者的守护犬”等种种称谓,2001年,魏大卫当选为香港交易所收购及合并委员会委员及公众股东权益小组成员。2003年,他参与香港交易所董事选举,成功当选。当时有声音认为他获得了外资基金的支持。2006年4月港交所董事改选时,魏大卫以2.1亿净票数,最高票连任董事,与他持同样立场的陆恭蕙也取得胜利。 来自民间的声音欢呼,“这一役,也可说以香港股民少有地发出他们的呼声”、“港交所日后如能平衡各方利益,更多照顾小股民权益,证券界的既得利益无疑可能受到冲击,但这种冲击应是健康和正面的居多”。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今年5月15日,魏大卫突然宣布辞职,即日生效。 “劈炮”港交所 次日,魏大卫的辞职信被港交所披露。在信里,魏大卫列举了港交所在企业监管上的“六宗罪”。他认为,香港如不能推行具有威慑力的优质监管制度,以维持市场高水平的披露和管制,将失去上市地的竞争优势。而经营低标准的市场只会损害香港品牌的声誉,对港交所股东以至香港金融服务业都没有好处。鉴于“为香港交易所董事会服务已不能让我充分善用个人愿为香港金融市场发展而付出的时间”,他决定辞职。 港交所表示,不同意魏大卫的批评。与魏大卫同为港交所董事但立场相左的李君豪认为,“六宗罪”只是砌词而已,魏大卫真正辞职的原因是在今年的董事选举中,其所支持的彭家乐未能当选。李因曾担任现被清盘的海域集团非执行董事(该集团主席叶剑波去年9月被捕,被指控犯有虚构盈利数字和侵吞购物款两项罪名),而遭受到魏大卫对其是否有续任董事资格的指责。李君豪表示:“最近收到基金经理意见,指他行为很差,‘踩’自己人(指李君豪自己),所以都希望他离开!” 而魏大卫的“战友”陆恭蕙则以“不幸”二字表达了对魏大卫辞职的看法。同时,有一种声音认为,魏大卫已经预期到日后会被“政府力量‘踢走’”,所以“不如体面地自己‘劈炮’走人”。 港交所算什么?连香港“财爷”也曾被魏大卫搅得头疼。2007年9月7日,港府突然出手,斥资24.4亿元增持港交所(0388,HK)股份,成为单一最大股东。这次是香港政府自1998年金融风暴后第一次入市,消息公布后的次日,港交所股价飙升,收盘涨幅达25%。但魏大卫又站出来说“不”字了。他认为港府应该将剩余财富以减税方式还富于民,而不应该将钱投资及炒股票。面对异议,香港财政司长曾俊华则表示,“政府增持港交所股权,是为配合策略发展,并非干预市场运作”。 魏大卫辞职1个多月后,兆亚投资董事总经理庄伟林被委任为港交所董事,以接替魏大卫一职。李君豪对新董事的评价是:有经验,有智能,不反叛。魏大卫没有对继任者做出评论,他只是说,不后悔放弃港交所的董事职位,来年也无意参选,因为即使身不在“建制”之内,仍有其他方法监察市场。 如其所言,即便不当董事,魏大卫也不会闭上他的嘴。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相当多香港小投资者因投资“雷曼迷你债”而遭受损失。对此,魏大卫10月份在个人网站上建言三招,提请监管部门可通过三项措施改善现行对结构性产品的监管制度。果真能实施的话,对香港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又何尝不是福气呢! 股坛“金手指” 其实,魏大卫不仅会造“炮弹”,也会造“糖果”。从1999年起,魏大卫就扮演着股市中的“圣诞老人”角色。据2006年12月《am730》报道,“David Webb由7年前开始,每年圣诞节都会推荐一只股票,过往7年他推荐的股份从未有损过手,其中6年其股价表现更跑赢大市,去年推介富士高(0927.HK),更加跑赢大市几条街”。久而久之,每年圣诞节前魏大卫的推荐都会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被其相中的股票,公布当日通常有较大升幅,人称“魏大卫效应”。2006年他推荐的顺龙控股(0361.HK),推荐首日大涨36.7%,2007年推荐的成谦声汇(2728.HK),一日升逾8%……魏大卫因而得名“金手指”。 不过,由于身份特殊,魏大卫的“点石成金”也引起了质疑。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财务学系副教授李钜威表示,魏大卫一年一度圣诞精选是出于好心,但所谓“瓜田李下”,他推介精选股往往引来市场追捧,万一有所差池,多少会影响其个人诚信。魏大卫表示,他会真金白银买入推介的股份,若股价下挫,他亦一样会遭受损失;如果公司有问题,他亦会挺身而出,所以并不存在利益冲突。 事实上,魏大卫在个股上看得精准,大势判断亦不输于人。去年10月,他在出席富士高25周年庆祝酒会时指出,港股已出现泡沫,而内地股市的泡沫更大,他认为港股近日的情况与1997年相似,不排除出现调整。不久后,全球股市见顶,一场全球性“股灾”上演至今。 今年圣诞又将至,魏大卫的手指会指向哪只股票呢?根据日前他透露的口风来看,电子股或受到他的青睐。魏大卫认为,现时是购买一些前景良好及损益表稳健的中小型低价股的良机,他建议可买入工业股尤其是电子股,还有零售股,主因是看到国内对高科技产品如3G手机、LCD电视需求日增;但他不建议投资者购买受房地产业影响较多的零售股。 不过,“股灾元年”的圣诞节,魏大卫还能再现点石成金之能吗?这没法确定。惟一能确定的是在香港怀疑魏大卫是“黑嘴”的投资者寥寥无几。有人赞魏大卫“劲!身家好似有十几亿”,而更多的人则更把魏大卫与香港著名财经评论人曹仁超相提并论,认为他们具有相同的品质:发财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