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坚:一个PE经理的五年三级跳



工作五年,曹坚换了三家单位,曹坚的投资之路在一次次跳槽中,越走越稳健

  

  作者:周晓兰

  今年只有27岁的曹坚,已经在私募 股权投资领域摸爬滚打了近三年,操作了总额达上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几个月前,他刚刚跳槽到国内一家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成为这家新锐PE旗下的投资经理。

  一个周日的下午,记者在建外SOHO的星巴克见到了如约而来、行色匆匆的曹坚。这位年轻的PE经理一副典型的商务装扮:深色西装长裤配白衬衣,携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告诉记者,采访结束后,他还要赶往富力城去“采访”一个行业专家,为一个正在跟进的投资项目做行业背景调研。

  毕马威两年,扎稳马步                                                                                                                                                                

  曹坚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读大学时,他就为自己定下了就业方向,从事投资银行工作。曹坚读的是统计学专业,那只是一门基础学科,因此,他有意识地自修了金融方面的课程作为补充,并积极争取到证券公司实习的机会。毕业后,曹坚没有按原计划进投行,而是去了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一干就是两年多。

  2003年,建设银行和中国移动先后启动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曹坚刚进毕马威就赶上这两个大项目。他接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是参与建行IPO项目审计。工作强度很大,他基本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回想起来,除了觉得辛苦,曹坚也感到庆幸,那段经历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就像在修习上乘武功之前,已经扎稳了马步,练好了气息吐纳。

  在完成建行和中国移动的IPO项目审计后,事务所派他参与一个天然气装备生产企业的上市审计。那是一家民营企业,准备到香港上市,项目历时一年半。由于事务所人员流动大,曹坚是所里少数全程跟进这个项目的人之一。这个过程让他受益匪浅。在负责该项目的审计师先后离开事务所之后,曹坚也从最初跑龙套的初级审计师,成长为一个能独立带队负责整个项目的资深审计师。

  在审计过程中,曹坚时常发现企业不规范的操作流程,这时候,他总是尽最大努力与企业沟通,希望予以纠正。有一次,他在查账过程中发现某公司的存货收入确认有问题,发票开了但货还存在仓库,财务就下账了。曹坚与对方财务人员沟通,但对方不愿修正,并感到不解,开了发票、交了税,为什么不能确认为收入呢?这是沿袭多年的做法了,没必要改变。

  曹坚坚定地认为:从风险角度来看,没有交货,风险就没有转移出去。而且,提货完全由仓库负责,存在潜在的道德风险。如果仓库人员与外人串通,财务这边将完全失控。在经过与该公司财务经理、财务总监、集团财务总监层层沟通协调后,该公司终于同意改进流程,并规定:必须有财务人员和仓库人员两方签字才能提货,收入在提货之后才能确认。在曹坚看来,审计并不是简单的审核账目,更重要的是,要从财务角度来理顺公司的运营流程,使其尽快达到海外市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标准。

  事实上,审计工作与PE投资流程中的企业估值非常类似,因此,两年的财务审计经历为曹坚日后从事PE工作做好了铺垫。与此同时,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所积累的人脉与沟通技巧,也成为曹坚宝贵的经验。

  PE体会,投资=“记者”+“买菜”

  三年前,某海外私募基金进驻中国,曹坚经过两轮面试,在40多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这家基金在中国的第一名员工。说起面试的情景,曹坚乐了。该基金刚刚进入中国,办公地点在当时还比较偏僻的“鸟巢”附近,曹坚兜兜转转才在一家不太气派的商住两用楼里找到。他心里直犯嘀咕,会不会碰到骗子公司?但在面试过程中,随着双方谈话的深入,曹坚的顾虑很快打消了。他这样对记者形容当时的感受:那个老板非常有感染力,充满了激情,思维缜密,言语温和而不失睿智,双方谈得很投机且都很兴奋。曹坚的想法发生了改变:灰蒙蒙的商住两用楼和不太气派的办公室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这个人,值得追随,可以一起做事。

  面试的老板后来对曹坚说,之所以挑中他,主要是觉得他的沟通能力比较强,思维活跃。在后来操作项目的过程中,曹坚品出了这番话的分量。

  尽职调查在PE的投资决策流程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为取得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投资方必须对目标公司高管、各部门主管、供应商、经销商以及行业专家等相关人员进行大量的访谈,而沟通能力不同的人在访谈中所能挖掘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曹坚调侃道:“从这个角度而言,做PE同时也要具备记者的技能。”当然,做尽职调查访谈与记者的采访不尽相同:曹坚通常就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人求证,有时候访谈并非是为了验证某个答案或数据,而是为了考察目标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否健康,以及执行力是否足够强。

  私募投资对业外人而言,或许是充满了神秘感的资本游戏,但在曹坚看来,抛开那些繁复的法律条款、金融模型之后,投融资双方在进行核心的价格谈判时,其实与在自由市场买菜时的讨价还价并没什么实质性区别,只是交易地点从嘈杂的农贸市场换到了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室,买卖的东西从蔬菜换成了某个公司的股权,仅此而已。

  次贷危机后再换东家

  鉴于商业保密协议的约束,曹坚在回答部分提问时非常谨慎。但面对记者的刨根问底,他仍然显得非常有耐心。

  曹坚说,一个投资者最重要的品质是诚信与正直,资本运作并非像一些文学作品描述的那样、充斥着腥风血雨和尔虞我诈,合作双方只有追求双赢,才是长久之道。曹坚笑言:“投资,有时就像谈恋爱,初次见面觉得舒服才会继续往下谈,如果感觉不对,谈别的就没兴趣了。”

  在曹坚看来,在资本市场低迷的时候,真正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其实不多。发现好项目时,一定要迅速出手、快速调研决策,买入真正“物超所值”的优质股权,并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盈利。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资本市场低迷,没有品牌优势的基金往往很被动。有时,曹坚看好的项目,会被别的基金抢走,这让他很苦恼。去年下半年,他萌生了跳槽的想法,但因碍于与老板的情分,不好意思轻言离开。今年初,曹坚确定了新东家,但他坚持跟完最后一个项目才离开。

  对曹坚而言,过去的五年是一个开始,他对人生充满了期待。他将继续前行,就像星巴克落地窗外闪亮的旋转木马,不停歇。

  实操案例              解密PE投资全过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PE的投资过程,曹坚应记者的要求讲了他操作过的一个项目。透过这个案例,投融资双方斗智斗勇、互相博弈,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曹坚:一个PE经理的五年三级跳
  第一回合,拿到谈判入场券

  曹坚当时供职的A基金已经拥有一家国外新能源工程公司的股份,想在国内投资一家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型企业。几经辗转,A基金找到了B公司,B公司正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引进几千万美元的私募资金。目标锁定后,A基金合伙人与曹坚迅速赶到B公司所在地,原计划当天谈完返回,但被B公司董秘挡了驾,当天没能见到B公司老总。B公司盈利能力非常好,是许多知名基金垂青的对象。当时,A基金在国内发展时间短,基金规模不算大,知名度也不太高,B公司董秘颇为气傲地说:“我们老总都不愿意见你们,你们说个下限吧,低于10倍市盈率就没必要往下谈了!”

  A基金的人反问道:为什么见过那么多基金公司还没有定下来?B公司董秘愣住了。A基金的人进而分析了原因:第一,次贷危机爆发不久,市场比较混乱,很多国外基金都比较保守;第二,B公司虽然盈利能力很好,但公司历史较短,很多基金对B公司并不了解,B公司又拒绝敞开来谈,“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得对方只能看到半个脸。

  听完上述分析,B公司董秘神情顿时严肃起来,开始很认真地与A基金的人对话。第二天,B公司老板现身A基金人员下榻的宾馆,A基金的人向B公司老板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以及A基金在该项目上的优势,但只字未提价格。B公司的老板觉得很受用,双方约定了下周进行比较正式的谈判。至此,A基金拿到了这个项目的谈判入场券。

  第二回合,确定价格区间

  初次会面后的第三天,曹坚再次飞到B公司,比另外两位合伙人提前了一天。他见了B公司高管并在企业里转了转。

  第二天,A基金合伙人也飞到了当地,两队人马共进晚餐。酒过三巡,A基金切入正题,称10倍市盈率过高,价格上还需要再商量。A基金表明了诚意,并强调自己的优势。A基金拥有一定的行业资源,其所持股的海外工程公司可以购买B公司的产品,形成战略性产业链。B公司老板频频点头,但听到对方报出的价格后,他足足沉默了30秒,然后喝了一口酒,才缓缓开口:“你们的报价让我心里特别难受。”

  A基金人连忙宽慰对方:由于B公司利润大、估值高,作为融资对价出让的股份占其整个股权比例不足10%,只是大蛋糕切下了一小块,但A基金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B公司增加销售和盈利。

  双方在价格上打了一个来回后,初步确定了市盈率区间。B公司老总出门打了一个电话,回来时情绪已经平复,并重拾最初的傲气,称这个价格别的基金也给过,不能保证A基金一定能成功注资,看谁行动迅速就跟谁合作。至此,A基金获准进入调研阶段。

  第三回合,杀价签协议

  “鸿门宴”之后,曹坚作为项目主要执行者,对B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他按照B公司提供的清单,逐一打电话给其海外原料供应商,以确认这些公司的存在;陆续拜访行业研究专家,探讨行业周期以及政策性风险等问题;与同业人士访谈,对B公司设备调研,确认其所用设备在业内精良领先;对B公司高管及各部门主管访谈,考察B公司内部管理运营状况。经过仔细的调查求证后,曹坚向A基金投资委员会提交了一份详细的投资报告,分析了该项目的优势和风险,并针对可控风险拿出了相应的对策。A基金内部讨论通过,决定入股B公司。

  双方在签署正式入股协议前,进行了最后一轮价格谈判。B公司老总带着董秘赶到北京,两队人马在国际饭店一个租来的会议室里“短兵相接”。A基金宣布了调研结果,并明确了态度:投资与否就看B公司在价格方面能否作出让步。

  紧要关头,B公司老板将董秘、律师等一干人通通请出了房间,屋里就剩下A基金合伙人、曹坚及B公司老总三个人,气氛凝重。A基金合伙人抛出一句话:B 总,您先说。B公司老总走到写字板前用荧光笔写了一个大大的“8”字(当初在酒桌上议定的市盈率区间上限),随后A基金合伙人上前,写了一个大大的“6” 字。双方进行了最后一轮讨价还价,最后B公司老总颇为豪迈地拍了下桌子,扬声说:“好了,A总,别说了,就6.7了。”由于这个数达到了A基金的预期,A 方很快表示认同。双方随即召回律师、董秘等人,当天签署了备忘录。

  至此,A基金成功入股B公司。据悉,目前B公司正在筹备海外上市事宜。

  (注:因涉及商业秘密,具体公司名称以字母代替,A基金为曹坚所供职的基金公司,B公司是A基金的投资对象,文中涉及数字也不代表真实情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7612.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甜蜜蜜》评论:一个并不完美的故事

《甜蜜蜜》:一个并不完美的故事  26集电视连续剧《甜蜜蜜》讲叙的是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段故事,文革中,干部子弟雷雷因受父亲牵连而与母亲一起下放到398农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叶青也因父亲被打成右派而

刘津瑜教授:维吉尔在西方和中国:一个接受史的案例

刘津瑜教授:维吉尔在西方和中国:一个接受史的案例维吉尔在西方和中国:一个接受史的案例主讲人: 刘津瑜教授( 上海“ 千人计划” 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美国DePauw University[德堡大学]古典系系主任)主持人:裔昭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

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_vicky

标 题: 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9年05月10日11:16:31 星期天),转信,仅作学习参考用。[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定强奸之司法解释的法理和潜在实践后果。论文论证了这一解释有悖于法理、人情,违背

达人冠军:一个会跳舞的稻草人

达人冠军:一个会跳舞的稻草人彭学明连看了三场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的决赛,很是惊讶。其中有两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一个是唱歌的乌达木,一个是跳舞的卓君。12岁的蒙古族小孩乌达木,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可他的歌声却没有一

声明:《曹坚:一个PE经理的五年三级跳》为网友噬夢辠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