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一批另类的“特别法庭”在维护着奥运会的纪律和规范,这就是奥运产品的检测机构。这些检测机构通过专业的检测技术,依照奥运会的高标准,对涉及奥运会使用的产品进行“审理”,从而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进行“判定”。
作者:刘筱
7月16日,全国惟一一个以“奥运”冠名的人民法庭——“奥运村法庭”正式在北京奥运村亮相。而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有一批另类的“特别法庭”也同时在维护着奥运会的纪律和规范,这就是奥运中的检测机构。这些检测机构通过专业的检测技术,依照奥运会的高标准,对涉及奥运会使用的产品进行“审理”,从而对这些产品的质量进行“判定”。 奥运会中使用的各种产品,都由这些特别“特别法庭”来保驾护航,同时也对相关的产品做出了生死判罚。 分级检测:确保从“农田到餐桌”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奥运会期间,食品安全无疑是官员、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而为了确保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中国政府可以说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做足了功课。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北京奥运会的奥运食品检测机构一共39家,被分为两个级别:一级检测单位9个,二级检测单位30个。这39家单位将同时承担对奥运食品定点供应基地的环境监测,构成奥运食品实验室检测体系。 据了解,负责一级检测的共有9个机构,分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农业环境监测站、北京微量化学研究所分析中心、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化妆品检测中心、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 而二级检测机构主要由国家粮油食品检测中心等30个国家级、市级专项检测机构组成,对一级检测机构的工作进行补充。国家粮油食品检测中心的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奥运食品备选基地和企业自检、流动检测车执行的快速检测外,实验室检测是把关奥运食品安全的重要关口。 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的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经建立完成了一个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共分10个子系统。这个系统平台也是食品供应企业开展自检和执法部门开展监督监察的数据交换中心,并且可以和奥组委,以及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等赛区联网。据了解,北京市现已将奥运食品供应商、供应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等全部纳入了监控体系,已经对涉及奥运的十大类345种食品进行了逐一备案,并且按照奥运食品安全标准开展监控,目前已经检测了6800个样本。 迎接奥运会,北京在奥运食品安全方面也已经做好准备。这些检测机构的很多设备都是国际顶尖或世界一流的,对食品进行的物理和生化指标检测数据具有国际水准。部分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中,仅博士就占了将近一半。 监控中心:为食品安全构建坚实壁垒 “以前需要40分钟才能完成苏丹红样本定性定量检测,现在引入了高科技设备,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北京奥运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主任路勇满脸自豪地说。7月11日,90多家中外媒体记者来到负责奥运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监管的北京奥运食品安全监控中心。 白色的大楼宽敞明亮,走到四楼,记者闻到了弥漫着的药味。路勇介绍说,这里就是确保北京奥运食品从“从农田到餐桌”一路安全的核心地带。 据了解,监控中心设有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理化分析及微生物分析实验室,具备检测分析啤酒、巧克力、面粉等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残留、重金属残留、一般理化指标、生物安全等项目的能力。 分析室内,工作人员把一块巧克力捣碎,进行了一系列化学处理。转眼间,甜美的巧克力化作了试管里的液态物质。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对要检测的食物进行前期处理,以便将样品放置在仪器中进行数据分析。红色的警告语“生物危害,授权人员方可进入”被醒目地张贴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门上。工作人员表示,微生物的检测需要无菌操作,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气压,因此要闭门谢客。在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实验室内,整齐地摆放着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仪、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连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近红外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荧光定量PCR仪等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仪器设备。这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为北京的食品安全构建了一道坚实的壁垒。 在监控中心的大院内,一辆白色大型客车格外引人注目,车内装载着各种各样的检测仪器。路勇介绍,这辆车是今年年初建成的中国首台食品安全移动实验室。奥运期间,该车将和其他几十辆小型检测车一起承担部分食品安全监控任务。如遇突发事件,这辆移动实验室将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对食品进行快速、准确检测。奥运会正值夏季,是食源性疾患高发期,免疫力低下人群若食物中毒,几小时内就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该实验室将最快在3小时内检测出究竟是何种病菌作怪。 在奥运食品安全科研方面,由监控中心牵头,组织国内数家权威研究机构,承担了北京市科委“奥运食品安全检测、监控技术研究”专项课题;开展了奥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技术研究工作;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重大活动中食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工作。此外,监控中心还参与了奥运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的确定及组织工作。 同时,监控中心还根据奥运食品安全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研究开发了相关检测项目,基本能够满足对奥运食品安全监控的需要。 兴奋剂检测:奥运会上的“独立法庭” 除了食品安全,兴奋剂问题恐怕是历届奥运会中最受大家关注的话题了。 在北京城北奥体中心院内坐落着一栋红色的五层小楼,这便是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的所在地。2007年12月12日,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正式揭牌,承担了全部测试比赛、奥运会及残奥会兴奋剂检测任务。 据了解,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北京奥运会赛时,兴奋剂检测中心将设立独立安保圈,并实施24小时武装保卫,每日接收由指定样品传送商运至的来自京内外各竞赛场馆收集的样品。 在中心一楼大厅内,零星地堆放着几个大木箱子。“这些箱内装的都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检测设备,是我们新近从美国租过来的,还没来得及拆装。”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场馆主任赵健说。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认证的34个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将有150多人参与到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工作之中,其中有20多人来自德国、英国、瑞士、法国、俄罗斯等地。该中心还在各赛场设立了41个检查站,北京奥运会期间,约有800多名服务人员在检查站帮助奥运选手留取尿样、血样。奥运选手的尿样、血样将以最快的速度由镇远护卫运送至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届时,兴奋剂检测专家及工作人员将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样品的分析工作,及时、准确提供检测报告。 在检测中心一层大厅北侧特设了取样间,奥运选手的尿样、血样将从此处进入实验室,镇远护卫的使命也将在此地告一段落。赵健介绍,实验室的检测流程分取样、分样、处理、上机、确证等步骤,实验室会在24小时内出阴性尿检报告,48小时内出阳性尿检报告。 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数量早已曝光,7月27日到8月24日期间,将对参赛选手进行4500例检查。这个数字比雅典奥运会高25%,比悉尼奥运会则多出了90%。 在北京奥运会比赛期间查出的兴奋剂,按照WADA《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规定是当即公布,当即处罚。如果A瓶尿样检测为阳性,一周内必须检查B瓶尿样,也就是说,一旦检测出阳性,最长也必须在一周内进行处罚。 一般来讲,奥运会比赛期间尿检流程的每个步骤都是分解的。运动员的尿样进入实验室时上面只有瓶号,随即实验室对样品进行重新分瓶、编码。这个代号运动员、教练员都不知道,即使是实验室的人也不知道这个号是谁的,而拿单子的则又是另一个人,几个步骤之间互相不联系。 赵健透露,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已经准备好了目前世界最新的生长激素(肽类激素)检测方法,以防漏网之鱼。“运动员非法使用兴奋剂,是对体育最核心价值的破坏,还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自己的身体。此前也有生长激素检测方法,但是采用了之后,一例阳性也没有出现。 现在,这项技术有了更新,我们也准备好了。北京奥运会也许就会采用这一最新的技术,一切就等国际奥委会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