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明心见性 略论“女儿性”



夫《红楼梦》至奇者,在“横看成岭侧成峰”,先贤谓之“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也,每良友雅集、品茗闲坐、清谈红楼亦人生乐事矣。故网络、笔会、讲谈等处,“红”话不绝于耳,偶有所得,缀篇成文,是为“红楼梦谭”,供观者醉余饱卧之际消酒祛困、会心一哂耳。

 略论明心见性 略论“女儿性”

    作者:何露斯

  何为“女儿性”

  “女儿”一词,在中文用法中,带有尽善极美的色彩。这种说法的出处,无疑是《红楼梦》第二回,甄宝玉那句著名的断语:“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更有一句:“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关于这样的论断,历年读者多有误解,最常见的就是如书中的冷子兴等人,简单地将“女儿”等同于青春美女,将宝玉们(包括贾宝玉)等同于色鬼;稍有眼力者,认为这代表宝玉们对美好事物的赞赏与爱慕;而真正体会到“女儿”二字中深刻内蕴的,自红楼问世来二百余年间,寥寥无几。

  也许不能责怪读者,毕竟,曹氏大手笔是不世出之作,欲与《红楼梦》有真正的共鸣,必须具备不凡才情方可——这样的人物并非没有,例如顾城。只是诗人已然远去,只有留下的笔墨显示,他曾经在“女孩性”、“女儿性”、“女人性”等近义词中搜求爬剔、锱铢必较:此番苦心,天地可鉴,足以证明诗人真正体会到曹公的用辞深意。

  扩展来看,这样的叙述,并不是诗人或文学家的一味夸张,假如把“女儿性”替代为“女性”,会找到更多的例证。比如周国平曾说:“我们说女性拯救人类,并不意味着让女性独担这救世主的重任,而是要求男性更多地接受女性的熏陶,世界更多地倾听女性的声音,人类更多地具备女性的性格。”

  如果将目光转向国外,则又会发现,还有很多艺术家的言辞举动,一样值得细细回味:

  歌德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

  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画中的自由神是一位端庄优雅、温柔安详的女子。

  毕加索说:“我常常感到自己是一个女人,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女人”,又说:“同性恋者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居然会爱上一个男人!”

  综合所有观点,不难发现,所谓“女儿性”、“女性的性格”、“永恒之女性”等等,都是象征性的说法,实际上指的是这样一种特质:优美的外表、温柔的性情、敏锐的直觉,天真而性感、善良而坚贞、细腻而纯洁,远离仇恨争斗、阴谋诡计、暴力残忍——如果从现实世界中寻找这样品性的最佳“代言”,年轻的少女少妇自然是再合适不过。她们似乎天然地站在红尘浊世的对面,远离诱惑男性的名利世界。

  既然是“象征”,“女儿性”云云,便与实际的“性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便同为女性,但幼稚的小女孩,自然难当如此高尚深邃的意象;经过世俗沾染的女性,又如清水混进浊泥,再也没有令人神清气爽的气质(因此,顾城要在那几个近义词里斤斤计较);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男性”一笔涂倒,这个天地里,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佼佼者——他们的魅力,更是无与伦比的聪慧而高贵。

  这与“艺术”的特性也不谋而合。或许“什么是艺术的标准”这一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然而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或方式,真正的艺术家无一例外,他们所讴歌的,无非是有血有肉的“人”与至善至美的“神”;所谴责的,无非是残酷冷漠的“人”与邪恶丑陋的“魔”——也因此,“平和”、“宽容”、“博爱”等等便成为永恒的话题。“女儿性”,也就成了艺术家必备的特质。

 本文前面的引语中,最不易懂的大约是毕加索那句话:乍一看,既然“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女人”——那么,爱上男人应该是天经地义——又为什么会“同性恋者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居然会爱上一个男人”呢?

  其实将他话中的“女人男人”,换为“平和、宽容、博爱”,与“名声、地位、金钱”,一切便水落石出。毕加索所说的本意是:艺术家应该具备这种“女儿性”,同时也应将这一性情作为终生的追求目标。

  艺术中的“女儿性”气质

  首先是“直觉性”,艺术元素越过语言障碍,直接将作者的喜怒哀乐传达出来众,这种不需经过计算、分析、求证就可体会的直观,不是无知小童的幼稚,而是纯净无邪的情感表现。强烈的感召力由此而来,甚至无需太多理由,就像通常人看见美丽少女的快乐与忧郁,即使不知道她为什么喜为什么忧,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受到感染一样。

  其次,“情感”的直观展现,造就敏感而细腻的特质,缠绵的情愫、真情的表白,真诚坦率到令人不敢逼视的地步,就像收回向世界“进攻”的力量、卸下对外界的防御,捧出的却是珍贵的瓷器——其美丽精致令人叹为观止,薄脆易碎的特质又令人大气不敢出。

  常人看来,敏感、细致、脆弱等特质,往往是女性特有,当它们在男性身上出现,便造成奇特诡异的魅力。但这种气质并不是普鲁斯特那样的病态——为了尽可能得到母亲的呵护爱抚,普鲁斯特从童年时便有意强化自己的多病多灾,成年后这一特质更是有增无减。

  如果要调动他人“母爱”性质的感情,这一性格也许会起到相应作用,然而以“外人”眼光看,则难免有懦弱无能之嫌。《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也有这样的病态:“宝玉夜间常醒,又极胆小,每醒必唤人”(七十七回)、蒙本七十七回末总批写得更为直接:“前文叙袭人奔丧时,宝玉夜来吃茶,先呼袭人,此又夜来吃茶,先呼晴雯。字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语语婴儿恋母,雏鸟寻巢……”——曾有读者对如此宝玉十分不耐烦,发话说:“一个男人,懦弱成这个样子,真是叫人说什么好!”

  读者的话或许尖刻,但凡事都应有度,即如“脆弱”的特质,能转化为诱人的性感,而“软弱”、“无所作为”,则往往令人厌倦。

  其实真正高洁的“女儿性”,并不包含那种消极的怠惰与懦弱。恰恰相反,这一特质相当强势。

  强势的一个表现是对“自我”世界的营造,也就是选择“孤独”——即使世界里只有她一个,她依然有力量,“可靠的肩膀”、“温暖的怀抱”之类,不是她所需要的。即如《葬花辞》的意象:孤独、寂寞、清冷、高傲,甚至可以发现纳西索斯(Narcissus)般的自恋,但绝没有乞求他人怜悯的可怜相,也与普鲁斯特式一味寻求庇护的病态恰成鲜明的对照。

  强势的另一个表现是对“宏伟”话题的探究与追求。这是“女儿性”与“小女人”的本质区别之一,庸人往往看不见。也因此,清洁高贵的女儿往往被他们涂抹成唧唧歪歪的小女人。被歪曲的典型如林黛玉,多少人仅仅将她看作一个病恹恹的小性儿女孩,不过会玩一种叫“写诗”的文字游戏而已,却从来不懂她通过诗传出的智慧与气节。像“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般的“天问”、“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自尊、“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追寻,都是再明显不过的展现,可惜红尘纷纷扰扰,肯静心读诗的人实在稀少,一本红楼在手,满眼只看见表兄表妹的三角恋爱,真是如入宝山空手回。

  ……

  历史上,曾经有多少女人,用她们的善良、美丽、痛苦、哀怨、坚贞……净化了那些堪称上帝宠儿的男人,她们教他们懂得了男人与女人、懂得了情真、懂得了性灵……就像贝亚特里齐之于但丁、梅克夫人之于柴科夫斯基、乔治·桑之于肖邦、华隆夫人之于卢梭、贝拉之于夏加尔、珍妮(一译作“让娜”)之于莫迪利阿尼……她们的灵气与性情,净化了原本可能被浊世污染的灵魂,在尘土中捧出纯洁的艺术之花。她们,就是现实中的缪斯、雅典娜、阿尔特弥斯。

  这也是“女儿性”中蕴含的惊人力量,周国平那句“女性拯救人类”的内涵,正在于此。任何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都能感到,引导自己前行的是“女神”,因此,他们才会愿意并努力追逐“她”的裙裾——当然,也有很多人,就像冷子兴看宝玉一般,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花心”,噫,煮鹤焚琴,何其冤哉!

  曹雪芹将他笔下所有可爱可怜的众女儿都设置了一个归属:“薄命司”。或许,“女儿性”是否注定属于“短暂”的范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为“女儿性”的至善尽美,不容任何污染,也就注定她不为名利世界所容。又由于她原本就是柔美的存在,被摧毁显得格外轻易;而她却会在“玉碎”与“瓦全”中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即如《芙蓉女儿诔》中所言:“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

  中国成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谓“天才的成长,对他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是一种挑战”,也在于此,这种气度放在现实中,往往造成短命天才的悲剧:莫扎特、舒伯特,令人不得不叹:“天妒英才”;凡·高、莫迪利阿尼,令人感慨艺术家本人不知自惜;而普希金、顾城决绝惨烈的结局,带给读者的,则只有瞠目结舌的震惊。

  通观艺术世界,俄罗斯是诗人和作家自杀最多的一个国家。究其原因,固然由于19世纪后,俄国知识分子所遭受的厄运,世所罕见;然而,他们在厄运中显示出来的崇高人格以及从容态度,则堪称高山仰止,或许因其高贵的精神,也令他们命运更加险恶——不容玷污的灵魂、宁折不弯的气节、举世皆浊的处境,都促使他们选择了“死亡”作为最后的抗议。如柴科夫斯基一样找到“红颜知己”,找到引导自己前行的纯真女神,真是幸甚至哉——关于知己情深,《红楼梦》蒙本第三回末有脂批,极恰,曰:“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

  有如此知己,宝玉何幸,有如此“女儿性”的指引,艺术家何幸——但愿上苍眷顾,但愿美的精灵常驻人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8121.html

更多阅读

今日“天姥论坛”发贴:悟道大和尚四十六了字见性歌

  悟道大和尚驻锡新昌大佛寺十多年,实在是新昌人民之福。但老方丈西去已快三周年了,不知有多少新昌人民还会想到他。今发上大和尚之《三十六了字见性歌》,以志纪念。  缘起:10月19日贵宾报到的晚上,与同道在佛心广场拜见了小老(净友)法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处理 心源性休克ppt

 心源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估计现在没有人不会处理急性心源性休克。但是如何规范的治疗,尤其在当下这种紧张的医患困境的下如何让你的治疗规范,让懂得医疗的律师,无法挑出毛病,这才是真本事。我们一起来看看,解放军301医院李

佛法:心密讲座视频集

个人简介本站简介:元音老人,当代大德、一代巨匠,平易近人,其著作言简意赅,提倡明心见性,直指人心,实乃为初学入门、久习入室之导师。心中心法,法本为大正藏《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此法如佛冠之珠,遇之者三生有幸。元音阿阇黎讲法足迹遍

修心养性先打坐视频 黄帝内经中修心养性

修心养性先打坐坐是我们修行中的一关键环节.是我们必修的必坐的.但我们怎么认识他呢刚学打坐,关节、肌腱都没有软化开,坐时,腿会翘起来,腰也直不起来,而坐垫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个问题。刚坐时,散盘即可。如坐上半个小时以上,腿不麻不胀了

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脸部会怎样

心源性猝死收栽定义: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从先兆症状发生1小时内,产生意识丧失。猝死发生前可有或无心脏病表现,其发生的时间是无法预测的。心源性猝死定义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自然的”“快

声明:《略论明心见性 略论“女儿性”》为网友怪咖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