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晓兵/文
融券只能在行业与行业之间、同行业的个股之间进行套利。当系统风险太大、而且可供融券的同行业公司之间差别并不大时,融券对冲就失去了意义。 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共同基金对于融资融券的态度谨慎。 即使跨过了“契约限制”、“融券主体”等一系列政策难题,共同基金仍然难有作为。这根本上是因为中国共同基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还不足以让他们冒险采取过于激进和差异化的投资策略。这一点可以用QDII的表现来证明。在基金契约上,对海外市场衍生品的买卖并没有限制,但基金公司自身并不鼓励“买入持有”之外的其他策略。 2008年7月下旬,一位QDII基金经理在对记者谈到香港股市时,认为国企指数新的运行区间是8500到13000点。此后两个月,国企指数果然从13000点一路向下跌到7800点才止住。尽管判断非常准确,这位基金经理也只做了少量对冲,并没有能完全避免净值损失。而一些较差的QDII基金则完全放弃了做空对冲的“武器”,只能瞪眼看着市场下跌,再加上汇率因素,基金净值已经跌去一半。 对共同基金运用融资融券工具的第二个制约是个人能力。 衍生品交易对只做过A股的大多数中国基金经理来说,则是明显的短板。过去一年,在香港市场上,有不少内地基金投资研究人员在认购权证上赔了个精光,金额从几千万到数亿不等。其原因,就是对高风险的权证也只会“买入持有”,被一路下跌的股价走势打爆。 若马上允许共同基金参与融资融券,对A股市场来说恐怕不是好消息。共同基金可能对借股票出去更感兴趣。基金总要持有大量股票,且短期内不会卖出,借出去赚取融券收入不失为一个生财之道。多数基金不敢通过融资融券来放大杠杆,但放着这样的“武器”不用却心有不甘,融券出去获取低风险收益则较为稳妥。这样一来,共同基金将成为融券做空者的“货仓”。 如果融券只是为了单向做空,则属于投机。机构投资者更希望新的金融工具能够提供套利机会。在这方面,融券的作用不如股指期货。买进股票、做空股指是最标准的回避系统风险的套利模式,而融券只能在行业与行业之间、同行业的个股之间进行套利。当系统风险太大、而且可供融券的同行业公司之间差别并不大(因为都是行业内的大公司)时,融券对冲就失去了意义。 首先推出融资融券而非股指期货,中国证监会也有着现实考虑。由于融资融券的杠杆远低于股指期货,而且更贴近现货基础,所以被率先推出。 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当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融券做空进行了限制。可以预见,一旦A股市场暴跌,出台融券的限制措施对中国证监会来说,是个很容易做出的选择。于是空头被迫回补股票,融券者将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