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周刊特约作者 纽约人(美)
在过去的两周,华尔街正在失去它昔日的光环。名声显赫的美国四大投资银行倒闭的倒闭,被收购的被收购,甚至自请改为一般的商业银行。一向骄傲的华尔街人走的走,逃的逃,留下的也惴惴不安。 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给人们带来很多思考,笔者为此走访了一些华裔基金经理和金融学教授。这些专业人员表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贪婪是造成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 放松管制投行风险扩散 美国奥本海默基金管理公司高级基金经理李山泉认为,这次危机是很多年积累的结果。“它不是昨天好好的,今天突然发生了。”过分的金融创新也是原因之一。例如,“信用违约交换”(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是一种金融产品,是一种公司债券的保险。如果债券违约,该保险负责支付。但是,因为违约太多,估计有几十万亿元,“没有人能够支付得起”。 在1999年时,国会取消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经营的法律,其好处是,混业经营可以分散风险;坏处是,投资银行的风险也被带入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存在明显的滞后。过去,期货市场定有“涨了再卖”(Up Tick Rule)的规定,即当该商品出现上升势头时,卖空单才能进入。3年前,因为市场交投活跃,这些规则都被取消,结果是如果某商品出现下跌趋势,“卖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市场呈现一边倒的现象。 李山泉说,近年来,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这些产品都很复杂,搞懂这些产品也不容易”。许多管理人员连这些新产品都看不懂,又如何去监管这些产品? 贪婪不是好的 波士顿阿凯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王宏欣说,美国四家最大的投资银行一周之内消失让人惊异不已。他认为,其消失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所致:一是利益冲突。许多投资银行既为客户提供服务,也用自有资金进行自营。“为了自身利益,它们会牺牲客户利益。”结果,金融市场产生许多泡沫和虚假利益。 二是金融杠杆膨胀。投资银行吸引优秀人才,实行金融创新,追求高风险与高回报。有的投资银行的经济杠杆率达到30倍,即自己只有1元钱,却借款30元。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用短期贷款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他说,在这个上面摔跟头的“大家伙”就有几个月前被收购的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证券。 三是华尔街的“贪婪是好的”文化。1987年,迈克尔·道格拉斯凭借影片《华尔街》捧走了奥斯卡“小金人”,他饰演的银行家戈登有句名言:“贪婪是好的。”赚钱越多,在华尔街越受尊敬。因为贪婪,他们拼命追求高额利润,甚至贷款投资,最终导致美国信用的破产。华尔街模式破产的事实表明:“贪婪不是好的。” 贪婪是危机主因 加拿大宏利集团全球投资部资深顾问陈思进表示,在AIG没有出问题前,该集团是世界保险集团的老大,而加拿大的宏利集团位居第二,但现在宏利是老大了。他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华尔街人太贪婪,扩张太凶猛。例如,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美国最大的房屋贷款机构使用的杠杆比率竟是33倍,其结果是,要赚赚得多,要赔赔得多。 这位去年才从纽约搬去加拿大的华尔街人认为,因为赚得多,每到年初分红的时候,“都是欣喜若狂”。他举例说,在2006年,高盛公司的平均奖金是66万美元,美林证券是55万美元,雷曼兄弟是52万美元。华尔街从业人员约为35万人,每人的平均年终奖为30万美元,是美国人平均工资的7倍。 但问题是,赚钱后装进腰包,赔钱后却拍拍屁股走人,自己不要掏腰包。“这与赌场不一样。在赌场赌钱,输赢都是自己的钱。”他说,因为只赚不赔,再加上政府缺乏监管,这些人的胆子越来越大。 互不信任导致市场停滞 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学院房地产专业的副教授姚睿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因为这些房屋贷款要销售给成千上万个投资者,因此投资银行就将这些房屋贷款打包出售。许多机构创造出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其中之一就是房屋抵押债券(CDO)。例如,银行对收到的1千份房屋贷款进行重新设计,分出不同的利率等级。风险低,利率也低。反之,风险高,利率也高。“最后一个拿钱的风险最大,因此利率最高。”他说,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多赚钱。 然而,房地产的销售和其他商品的销售不同,房地产是越跌越没有人买,不仅是次级贷款不还钱,正级贷款也不还了。尽管许多大银行握有大量房屋贷款,但是,市场普遍认为,这些贷款都不值钱了。银行没钱,又借不到钱,因此市场处于停滞状态。许多金融机构抢购国库券,结果国库券的年回报率只有0.2%,还没有通货膨胀率高,“曾经有一段利率还是负的。”姚睿估计,房市中短期内不会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