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碧海青天夜夜心 背负青天观心象



“大象无形”,也可以理解为大“象”超越了具体的“形”的局限。

  BY沈善增

  近期,著名旅法画家方世聪先生的艺术人生文献展——“心象派文人油画”正在上海档案馆展出,慕名前往的大量参观者,不仅被方世聪的画作、文献及众不同的画展形式所吸引,也为使人耳目一新的“心象派”和“文人油画”这两个概念所吸引。有参观者说,中国油画,终于有一面有号召力的有希望的旗帜打出来了。

  对这两个概念来说,这个评价也许还为时过早。但作为“文人油画”概念的提出者,我私心里还是有点沾沾自喜的。

  我本来以为“文人油画”是我在《文人油画自此“方”始》一文中首先提出的,有发明权。后来有朋友到网上查了一下,告诉我,这概念两年前就有人提出了。我看了有关文章,发现这概念其实只是个响亮的口号(在这一点上我们“英雄所见略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与充实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没有明确意识到这是中国绘画语汇中,从创作者角度来划分画种(文人画、画师画)的定义方法,迥异于西方绘画语汇以工具来界定画种(油画、水彩画、素描等等),以作品来定义流派(古典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等)的定义方法。以创造者主体来定义,是东方生命哲学在绘画语汇方面的体现,而西方绘画语汇的定义方式,也正是制造哲学的不自觉的流露。所以,我十分看好“文人油画”这个概念,不仅因为它可能打破对以方世聪为代表的中国油画大师的画风的失语状态,而且,这可能是东方话语称雄世界绘画领域的一个标志。因此,我认为对“文人油画”我还是有发明权的。

  但由此也使我深切感受到方世聪先生的谦虚与严谨。他认同用“文人油画”的概念来描述他的画风,但觉得说从“自此‘方’始”,有点当不起。于是,经过与朋友的几番讨论,又在“文人油画”基础上提出“心象派”的概念。“心象”是方世聪先生在画作上多次钤记的印文,并在文章中曾不止一次使用过这个概念,一经提炼,大家都觉得好,好在哪里,“心象”指的是什么,可能各有各的理解。我的理解表达在我于方世聪艺术文献展签名簿的题词上:“慧心有道,大象无形。”“慧心”,有智慧的心,智慧是指生命智慧,其实,不是生命智慧的至多是机智,不能称“智慧”。“心”,心理活动,对艺术创造来说,主要是指情感。“有道”,符合大道,契合宇宙的真相。“象”,现象,它与“形”的差别,就是“形”是有边际因而有局限的,“象”是无边际因而也无局限的。所以,“大象无形”,也可以理解为大“象”超越了具体的“形”的局限。“无”在《老子》中有超越、扬弃的意思。“慧心有道”,是指方世聪先生在作品中表现的情感是一种高贵的情感,一种信仰的追求,故而充满生命活力,使人感受到勃勃的生气。我觉得方世聪的画的总主题就是“表现生命力”,对激扬的生命力、柔韧的生命力的热情礼赞,对受到压抑的生命力的深切同情。用不太规范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用宗教情感来画世俗题材,以出世心行入世事。“大象无形”,是指方世聪先生的画风格鲜明而又形式丰富多样,这是因为心象源于具象又超越具象。风格鲜明的往往局限也鲜明,方世聪先生的画做到了既风格鲜明,又无拘无束,亲切、清新,用唐诗来形容,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激情,“春潮带雨晚来急”,又很自然,“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真正的大家风范。这也是我当初想到“文人油画”这个概念,有被照亮的感觉的原因,“心象派文人油画”是在东方文明的大背景上被显影的。“背负青天”,鹏飞致远。

 沪剧碧海青天夜夜心 背负青天观心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8232.html

更多阅读

描写湖海的好词好句好段 描写湖水的好词好句

潮汛 海涛 海啸 海浪 巨浪 恶浪 碧绿 海峡海湾 海滨 海岛 海滩白浪如山 白浪滔滔 白浪滔天 百川归海 奔腾不息奔腾呼啸 奔腾咆哮 碧波荡漾 碧波万顷 一望无垠碧海青天 碧江盈盈 碧蓝如茵 苍茫大海 汪洋大

《嫦娥》李商隐 关于嫦娥的古诗

嫦娥 《奔月》嫦娥(范文芳饰)(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部注释1.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中仙女,江苏人。《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恒又作姮。2.云母屏风:嵌着

中秋对联集锦 关于中秋国庆的对联

中秋对联集锦A中秋国庆(1)上联:一聊相识,再聊相知,相见更叹恨晚,红线巧牵姻缘下联:千里共月,万里共网,天涯亦如咫尺,小屋喜迎中秋  (2)上联:满地月如霜,秋似水,天涯人思乡下联:半樽酒入肠,愁漫天,珍珠泪无语 一江水东流,几多愁,相顾影自怜 

声明:《沪剧碧海青天夜夜心 背负青天观心象》为网友清影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