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集团:高利贷背后的管理缺陷



“空手套白狼”的“资本运作”下潜藏着巨大危机

  

   文 / 詹文明 唐振伟

  “资金短缺”已成为众多中小企业无法回避的棘手难题。有调查显示,目前在义乌已经有近三成民营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

  金乌集团网站显示,创建于1994年的金乌集团在义乌当地曾是民营企业中的明星企业,主要从事袜业、服装生产、加工,化纤棉纱等纺织原料批发,酒店餐饮、农业综合开发等,旗下拥有 “浙江娇丽袜业制衣有限公司”等14家子公司。

 金乌集团:高利贷背后的管理缺陷
  上世纪80年代,刚刚初中毕业的张政建就只身来到河南省安阳小商品市场经商,而后又前往河北石家庄经销袜子生意。1991年,他回到义乌,租了店面从事袜子批发。之后在1994年,他创办了浙江娇丽袜业有限公司,开始从事袜子服装的生产加工。1998年,张政建以浙江娇丽袜业和制衣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了金乌集团有限公司,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4家子公司。

  但目前的金乌集团资金链已经断裂,可能高达20亿元的巨额债务中大部分属于民间借贷的高利贷。“喝人血、吃人肉、吃人都不吐骨头”的高利贷正是压垮金乌集团这匹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

  祸根源于疯狂扩张

  借着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东风,金乌集团的经营业绩一路扶摇直上。2004年,张政建投资1个多亿人民币,拿下了中国在迪拜的最大商贸城—“龙城”的500间商铺。而后,他又转回义乌为这些商铺招商,此举使义乌及其周边地区的几十个知名品牌打入了中东市场;同时,此举也让张政建一鸣惊人,成为当地商界的风云人物。

  张政建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小商贩,经过20多年的努力到资产上十亿企业集团老总,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然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没有使他思维上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而是依然保持着小商人的精明和短视;同时,过去的辉煌业绩也更加膨胀了他建立庞大的商业帝国的野心。于是,张政建开始过分迷信所谓“规模经济”,盲目进行产业扩张。

  看到地产投资的巨大利润,金乌集团及其相关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扩张,先后投资3亿元购买写字楼、土地、开发酒店以及建设厂房等。然而,这样大手笔的投资并非出自自有资金,张政建在地产的投资大部分来源于外部资金。

  为迅速抓住“转瞬即逝”的商业机会,张政建的“如意算盘”是:依靠民间借贷的高利贷来支付土地出让金,然后等土地手续办完再向银行融资,归还民间借贷。看似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事实上这种“空手套白狼”的“资本运作”潜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些地产投资都是前期投入,短时间内并不能产生回报;借高利贷来支付前期资金,一旦宏观环境恶化,银行银根一紧缩,资金链就肯定要出问题。

  果然,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银根紧缩,加之风闻金乌集团借入一定数额的高利贷,各家银行纷纷终止继续放贷,并开始催收金乌集团贷款。这一贷款催收事件成为了金乌集团资金链绷断的导火索,张政建的债务危机大规模爆发。

  截至7月16日,金乌集团及其相关企业总共有涉及8家银行的贷款共2.98亿元。银行贷款还只是其债务中的一小部分,更加严重的债务危机是无法确切统计的民间借贷。据其债权人统计,金乌集团的民间借款总额达到13.7亿元。

  思路决定出路

  作为资产规模上十亿元的企业集团,金乌集团资金链断裂、面临生存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触碰了高利贷这个民营企业不该触碰的死穴,但问题并非仅此而已。这也绝非金乌集团一家以及张政建个人独有的问题,而是中国众多大而不强的所谓“明星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近来,金乌集团、飞跃集团等明星民营企业相继陷入资金困局、濒临倒闭。该类企业领导者的共性是:缺乏高瞻远瞩的目光,追逐短期利益,导致很多投资带有投机心理,缺乏一种将主营业务做精做深的态度;另外,缺乏对市场环境变化的敏锐嗅觉,看不到商业环境变化的警讯,无法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面临死亡的威胁,金乌集团之类的中国制造企业如果不想被淘汰掉,成为“先烈”,就要寻求主动转型。

  中国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摆脱目前的“刀片利润”甚至“负利润”的困境。

  资金链断裂的状况,台湾企业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也曾遭遇过。当时也有大批企业向地下钱庄借钱,结果陷入高利贷陷阱,成批死掉或者改行。但经过一系列转型措施,一些优秀的台湾企业在本地市场上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

  思路决定出路,当前竞争的层面也已经国际化了,任何一个市场—不论是在国际贸易市场还是在本土的内销市场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市场;都要与国际品牌企业同台竞争,想要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都必须经过成功转型;产业结构要实现一个质的转变,要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服务”以及“世界创新”,进一步形成世界级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8274.html

更多阅读

秦怡:风华绝代背后的两段残缺婚姻

银幕上的她风华绝代,生活的她慈祥淡定,可在婚姻上,她一生遭遇两次,但都不圆满。她曾被周恩来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性,她就是秦怡。秦怡:风华绝代背后的两段残缺婚姻文/成小晟1938年,年仅16岁的秦怡因为抗战离开家乡来到重庆,一次和朋友去

专栏:问题背后的问题

专栏:问题背后的问题陈荣华前阵子去各个市场为半年度经销商总结表彰大会做报告,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有次做报告之前,有个人带了一帮人来,在会场上引起了骚乱。销售部长告诉我,这个人是某市场以前的一个经销商,因为种种原因,与公司

铭思艺:“中国馆”背后的艺术驱动力

铭思艺:“中国馆”背后的艺术驱动力文/本刊记者叶文东 发自广州“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

大众审丑:“门”背后的营销价值

随着越来越多“门”被打开,明星的丑闻不断被互联网、公众、传统媒体所放大,众多普通人也通过“扮丑”这一途径搏出位。不管主动被动,背后总是有商业价值在驱动。 大众审丑:“门”背后的营销价值 文/文武赵 大众审丑时代的到来 丑星

餐饮深度管理:原料背后的故事

在很多同行眼中,赖建全是个“怪人”,同样是管厨房,同样要出品,他的思维路数老是跟人不一样,总喜欢从“背面”考虑问题:厨房“深度管理”讲的是制度外的细节,厨政“管理一得”中关心的却是前厅服务如何更深入,今天说的,是原料背后的故事,以及

声明:《金乌集团:高利贷背后的管理缺陷》为网友面楚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