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选无论内核还是形式,都是真正的民主选举。
马晓霖[北京]
古老而年轻的南亚山邦不丹,在两代国王的推动下,最近完成一次自我政变:废黜君权,还政于民,推出全新的“不丹模式”,再次完美演绎“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月24日,75万人口的不丹举行该国历史上首次自由选举,产生首届国民议会(下院)47名民意代表。集结了知识精英和治国专家的繁荣进步党几乎囊括全部选票,只给竞争对手人民民主党留下3席。尽管两党竞选纲领相去不多,票差如此之大却也匪夷所思。 多数不丹人未必会去认真思考这个结果,他们重视的是参与,是过程。这场起于宫廷、系于国王、自上而下的历史变革,来得还是太突然了些,不丹人似乎还未从崇拜国王、顺从王权的惯性中脱轨,就被国王用各种交通工具接到投票站,行使他们的民主权利。七成居于边远山区且文化程度不高的不丹人,在多大程度上分得清两党的人员组成和治国方略呢?他们甚至需要靠看清“骏马”和“仙鹤”这样的图标,来选择国王设计的朝野两党。 这次大选无论内核还是形式,都是真正的民主选举。但从选民的心态看,他们选举的还是国王,只是把那份信赖和寄托移情于体现国王治国理念的政党,由此,才导致人民民主党仅得3票的尴尬,而这恐怕离国王的理想改革目标尚有相当距离——没有势均力敌的话语权,无法形成参政、议政乃至决策的有效制衡,两党制实为一党独大。好在这是开端,不是终局。 百年不丹经历5代国王,皇权意识根深蒂固,国王的亲民传统又使不丹人迷恋君主制而排斥代议制,担心国门洞开后,西风东渐,质朴民风被“外来的”腐败、异端污染,和睦的社会被党同伐异的政治竞争撕裂。因此,前首相领导的繁荣进步党高举王旗征服了忠于王室的选民,并宣称在国王既定政策引导下加速接轨国际,主动拥抱世界。 民有民意,王有王道。不丹偏安喜马拉雅一隅,百姓安分守己,“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近50年前才步入电话、公路和电力时代,9年前才有电视,8年前才有互联网,几为尘世静土。然而,面对五光十色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以遵从传统而自豪的民众始感诱惑、震撼和迷茫,开明的第四代国王吉格梅-旺楚克更要抉择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命运:闭关锁国还是敞开国门?因袭传统还是顺应时势搏击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17岁当政、今年才53岁的吉格梅选择了后者,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铺垫和准备。 说服子民崇尚体制和机制而非人治,这是吉格梅最展示人格魅力和思考高度的地方。他曾有言:好国王不如好制度,他能保证自己是明君,却无法保证代代出明君。吉格梅于去年激流勇退,将王位传给留学美英、年仅26岁的王储凯萨尔。他认为,新国王和适合国情的民主制度将使不丹拥有光明的未来。 设计政体改革,推进民主体制,动员民众参与,这是吉格梅实践政体改革的核心举措。不丹原本无党,天下一统。10年前,吉格梅迈出君主立宪第一步,解散内阁,将行政权移交大臣委员会。又3年,敕令起草第一部宪法。前年,建议、推动成立两党,批准宪法,组织全国委员会(上院)选举,并安排公民为此次大选模拟投票,完成君主制向立宪民主制转进的法律、机制和操作准备。 自我平权,遵从宪法,接受监督,降神为人,随时下岗,这是吉格梅政体改革更为彻底的地方。在任何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至高无上,法不加身。不丹宪法则规定,议会有权弹劾国王。这是基于君主立宪制的又一次飞越,是对民主建设的一个贡献。 不丹曾以“国民幸福总值”为治国标准而著称,形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丹模式”。如今,它又在政体改革领域探索出具有创建性的道路,树起另一个“不丹模式”。虽然不丹有特殊的国情,但是,这一模式对于诸多面临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具有普遍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民主不是西方的专利,专制也不是东方的特产。在民主化浪潮前面,有3面镜子可以参照:以武力开道并以失败告终的美国中东民主化改造,以街头革命为起点以社会动荡为特征的多国颜色革命,以权力阶层为主导自上而下和由里而外的不丹民主进程。哪个更好呢?(作者为博联社总裁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