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王璟 11月10日,一株高约10米、由生长地直送到银座MIKIMOTO本店的圣诞树,缀上了绚丽夺目的彩灯,加上叮当作响的铃声,传颂着圣诞佳节的到来。之后的几天,还会有更多五颜六色的霓虹、更多别出心裁的装饰为这东京最繁华的街区锦上添花,一直到今年的圣诞节结束。 此刻,漫步在银座街道别具历史意味。明治维新之后,银座成为日本最早西化的地方,圣诞节和欧式建筑一同被日本从西方“舶来”,在悠悠的煤气灯火下生根。如今,银座的橱窗仍然是日本圣诞节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之一。 当然在圣诞节期间,全日本都沉浸在喜悦气氛中。恋人们在咖啡店计划着圣诞节要去哪里约会;父母带着孩子到百货公司挑选圣诞礼物。随处可见以红绿金银为主色调的布置,耳边传来的不是西洋的经典圣诞音乐,就是以圣诞节为题材的本土歌曲。在圣诞夜打开电视,各家电视台都精心准备了适合全家观赏的特别节目,未来的一周直到除夕夜,将会拉起一波岁末收视率高峰段,其意义如同是日本的“春晚”。 很难想象,与圣诞节高度共鸣的日本社会,其基督教信徒竟只占全体国民的1%。那么,既然不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又是什么推动了圣诞节在日本的普及呢? 这要从战后日本经济蓬勃发展说起。当时,在忙碌的工商业社会中,日本老百姓需要一个能与亲友交流、让身心休养放松的节日,时间上与新年最近的圣诞节,便担当了这样一个救赎的角色。商人们看准了这样的需求,自然不会放过,于是各式包装与营销手段便随之粉墨登场,从而奠定了以商业活动为支撑的日式圣诞节。 如今,以“购物者的天堂”来形容12月的日本真是一点也不为过。有的商家推出全面六折的优惠;有的举行海外机票抽奖活动;也有卖场免费赠送福袋以吸引人潮。据去年日本电通消费者研究中心发布的推算报告,仅在24、25日两天的圣诞节,相关消费便超过7500亿日元(约人民币488亿元)。其中,购买圣诞礼物占最大一部分。日前,MACROMILL调研公司也针对日本首都圈20-59岁的人口,进行了关于圣诞礼物偏好的调查。结果显示,手表是26%男性最想要的圣诞礼物,而有一半的女性则希望收到项链或戒指等饰品。 除了互赠礼物的开销,食品的花费也占了相当分量。吃蛋糕是日本人庆祝圣诞的传统“仪式”,每年会有七成以上的日本人在这几天品尝鲜奶油的滋味。各大门户网站和餐饮服务、百货零售业,也都提供各式精致的蛋糕供人挑选,并能送货上门。

此外,近年来在日本年轻人中还兴起吃“肯德基”过圣诞节的风潮。12月24日一早,肯德基还没开店,门前便已排满长队。此情此景,可算是日本独特的文化景观,也只有日本这样习惯服从于群体大众的民族个性,才能心甘情愿地跟随消费市场的节奏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