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的修复工程戏称为“立体地雷阵”,因为它的风险似乎无处不在,他们也叫它“地下施工的百科全书”,因为这个工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实在太多,其综合性实在太强了。
撰稿/李泽旭(记者)
2003年7月1日,令人刻骨铭心的轨道交通四号线坍塌事故发生。经过近两周艰苦努力,事故抢险结束。随后,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专业单位成立四号线修复方案组,经过详细调研,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了“原位修复”的修复方案。 “原位修复”,这在国际地铁工程史上都是一大难题,许多国家遇到这一问题采取的都是“绕”开的办法,我们能成功么? 隧道股份给出人们一个答案,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四号线“原位修复”工程不仅实现,而且圆满成功,为上海人实现了圆“环”梦。 那群人那些事 四号线修复工程进行的4年间,修复工程工地上经常能见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为35周岁以下的青年,总共30多个。他们组成了四号线修复工程项经部,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圆“环”梦。 工程总指挥余暄平曾经带领这支团队提前3个月出色地完成了至今深受好评的中国第一条沉管隧道——宁波常洪隧道;他带领这支团队创新地以两台盾构同时推进的方式完成了上海大连路隧道,缩短工期整整半年。2003年,他们来到上海董家渡向另一个极限挑战。 项经部的技术管理人员把四号线修复工程戏称为“立体地雷阵”,因为它的风险似乎无处不在,他们也叫它“地下施工的百科全书”,因为这个工程涉及技术领域多、综合性强。 2004年8月28日,第一幅深槽壁正式启动。随着硕大的抓斗深入地下,施工人员严阵以待。项经部的成员,至今清楚地记得,他们怎样密切盯着抓斗中的每一斗土,分辨不同深度下土体的颜色、强度,判断塌方的可能性以及对泥浆的影响等。他们也记得,9月1日凌晨,当他们满怀欣喜准备起吊钢筋笼时,大雨倾盆而至,槽段万分紧急,项经部立即决定暂缓起吊重新清孔。大雨浇透了现场的每个人,冷风吹过,瑟瑟发抖,但施工并未停止一分一秒……第一幅钢筋笼下放的那个夜晚,他们通宵达旦坚守现场,当65.5米的巨型钢筋笼于9月2日顺利到位时,已是晨曦微亮。忘却了劳累、忘却了困意,项经部见证了这项艰巨工程的起步! 曾有一幅超深槽壁,经检测在成槽过程中因地质及施工工艺等原因,壁面倾斜度稍稍超过了设计标准,但对下道工序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是否忽略这项质量问题?“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整改!”项经部断然决定。于是他们特意从其他工地引进了三轴旋挖套管机、800成槽机等大型设备及一套新的反力箱对该槽段进行修整。经过了整整28天的施工,终于按设计规范要求优质地完成了该幅槽壁的施工。这是157幅槽壁中施工用时最长的一幅,也是项经部对“没有任何借口”的最佳诠释。 四号线修复工程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大型设备。要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必须尽快掌握使用方法。项经部投入了大量精力,对操作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用学习型组织理念帮助他们打破常规迅速充电和提高。比如,用来深层障碍物清除的大型全回转钻机是一个陌生的事物,此前中国的施工队伍从未使用过。从专家的现场操作来看,这套机器的性能令人满意,但是高昂的使用费使得项经部必须摆脱国外专家的技术屏障。于是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攀上爬下地熟悉钻机的机械部件,对着操作手册详细地了解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经过半个月的艰苦努力,项经部终于对全回转钻机的施工性能烂熟于胸,在超深管片清除过程中,圆满地完成了各类地下障碍物的清除工作。日本供应商闻讯后非常惊讶:“就是在日本,一个工人要学会使用这套设备起码得花一年时间。”当供应商再次到现场,看到隧道员工非常熟练地操作设备,不由地赞叹:“中国隧道人,好样的!” 项经部的每位成员都把自己与工程建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综合治理主管为了工程日夜操劳胃出血住进了医院,尚未完全康复又投入到工程建设中;一位员工因长驻施工现场,家中遭窃也来不及回家打理;有两位员工的父亲先后去世,他们都来不及回家见上最后一面;为了工程技术攻关,一些青年技术员们推迟婚期,放弃与女友的约会更是家常便饭。全体员工凝结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为四号线修复工程奉献了许多许多。 登上新的制高点工程中的灌满水的不稳定隧道清理是个全新的课题,一旦处理不当将发生黄浦江水倒灌入隧道的险情。隧道清理修复段长度共约1760米。抢险期间为了控制区间隧道的塌陷,控制地面沉陷和损失,在塌陷段两侧的隧道内都已经灌满水,以平衡隧道外侧水土压力。修复工程中须将区间隧道未塌陷区段内的隧道积水、积泥、施工抢险期构筑的水泥坝等进行清理。经过方案优化,隧道清理采用常压施工,预留气压施工条件,一旦发现隧道有渗漏立即转为气压法施工。 虽然方案制定前期,通过反复钻孔进行隧道顶标高探摸,根据原隧道的沉降情况大致分清了完好隧道和破损隧道,但隧道管片的裂缝、破损的细节不深入隧道内部用肉眼观测,就没法掌握。在进行隧道抽水前,必须对隧道进行实地探摸,如果对管片上有裂缝置之不理,一味抽水,失去了隧道内部压力,隧道外的泥沙将会从缺口涌进隧道,四号线事故将会重演。 付军,一开始就负责隧道清理的工作,他必须在抽水前探摸清隧道前方的情况,而这隧道里水深四五米,没有照明,黄浦江水就在头上汹涌。他造出了自己的探摸“法宝”——长6米、宽1.5米的竹筏,坐着这个竹筏,穿着救生衣,他和同事一起打起了“头阵”。回想起那时,他开玩笑地说,还曾经失足掉滑下了竹筏,与冰凉的积水有过一次“亲密接触”。但是看到经过泥水洗礼的隧道依然完好无损时,心里还是暖洋洋的。 基坑开挖至第7层土的时候,深度达到了32米,部分土层土质坚硬,小挖机在基坑内作业困难,于是施工队采用镐头机配合,先破碎后挖土。但是履带吊垂直动土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土质太硬,蚌式抓斗靠自重抓土时常存在“吃不饱”的问题,仅仅能装载1/3的容量,甚至更少。为了解决这个施工难题,项经部冥思苦想寻求加快进度的良策。 问题的解决颇具戏剧性。基坑下的民工吃饭时,因米饭太硬而无法下咽,所以就在碗里面冲上一部分开水。这一小小的举动却启发了施工人员。众所周知,基坑开挖时为了保持土体的稳定,大多采用井点降水的方式疏干土体中的水分,而此时施工人员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引来两条自来水管,对挖机堆起的土体进行加水使其软化,如此一来,蚌式抓斗仅靠自重就能够抓满土方,工作效率一下从当初的每天20车提升到60车左右。整个第7第8层土的开挖用这种方式处理,整整提前了两个星期完成。 依靠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们突破了一个个难题,登上了一个个新的制高点。 针对四号线修复中主要难点,四号线修复工程项经部自主申报了5个科研项目,参与1个科研项目,通过深化研究相关技术,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实现科技创新。成功完成大深度、大直径旋喷设备和施工技术研究;复杂地层中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研究;人工地层冻结技术在四号线修复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复杂环境下超深基坑施工综合技术与环境变形控制研究;承压水降水及土体环境变形控制;复杂施工环境下的深基坑施工新技术研究。部分科研项目已通过上海市科委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修复工程中,项经部创新的采用了众多的新工艺、新技术,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超深地下障碍物清理、超深双高压旋喷加固技术、超深承压水降水、连接段大体积冻结暗挖施工技术等。其中大深度、大直径旋喷设备和施工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们通过科技攻关和创新,解决了世界级的工程难题,开创了国内软土地下工程领域的先河,使得上海市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跨越到新的平台。 国外类似修复工程尚处在方案论证阶段,而四号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隧道修复,实现了四号线的环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修复工程创造采用的超深地下墙、超深全回转清障、超深承压水降水、大直径旋喷技术和工艺,已在轨道交通项目和重大工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