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医生迫切希望参与改革,理顺关系。这需要尊重、平等和渠道畅通的基础。
撰稿/汪伟(记者)黄祺(记者)
本刊上期封面报道《中国医改:医生,你为何沉默》刊出后,新浪等网站纷纷转载,读者反馈踊跃。不少读者提到,医患关系发展到今天如此紧张的地步,不能用医疗行业整体道德水平低下来解释。究其原因,医疗体制应负主要责任。 提升全社会健康水平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为此,政府要求公立医院扩张规模,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然而,投入不足却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性瓶颈。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放松了对医院的管制,默许医院通过创收来缓解财务困境,本质上是将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投入责任转移到了患者身上。 10年来,这一体制已经造成了显而易见的后果,使医患双方和政府信誉都受到了伤害。正因为如此,新一轮医改才显得迫在眉睫,并且被各方寄予厚望。 医患矛盾伤害了谁? 很多对医护人员的抱怨,其实是针对当下的医疗体制而发。许多医护人员在文章刊出后表达了自己对此问题的理解。 “药价如此之高,重复药品如此之多,是谁造成的?是谁把关的?”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袁克俭说,“不应该把这一盆脏水泼向医院。”“并不是医生收了钱,是既得利益者,所以才不愿讲话。”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朱正纲说,中国的医生和美国医生不一样,美国医生对公共事务很热心,但中国医生有着传统专业知识分子的性格,不愿意就专业之外的事务、尤其是政治问题发表看法。但是医务人员积极性受挫,对医改普遍持观望甚至悲观态度,对医改大计并非是一件好事。 一位腾讯网友在跟帖中说,现在当病人救治无效的时候,医护人员都会担心病人家属大闹医院,“我们工作不是为了让人打,让人骂的!可是我们被打了多少?骂了多少?问一声:哪个上班是让为了让人骂的?没有吧!为什么我们就要让人骂呢?”这位网友说,“我们是去上班的,为的是能为社会服务,我们不是为了让人告的,不是为了上法庭而去上班的!请大家理解!” 身在澳大利亚的一位新浪网友说,在澳大利亚,如果(医疗)出了问题,患者家属都是找保险公司找律师,如果患者怀疑存在医疗不当的问题,可以去提出司法诉讼,但如果你在医院大闹就是威胁到公共安全,如果打骂医务人员就是故意伤害。相较之下,中国的医护人员普遍感到安全感缺失。处理纠纷成了医院院长最头疼的苦差事。 对中国的患者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置身医院时,同样缺乏安全感。对费用的担心始终纠缠着患者,成了他们焦虑的主要原因,也大大损害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多位医生反复提到,信任缺失会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现在不仅是看病难,行医也难。”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袁克俭说,在医院屡见不鲜的纠纷中,真正因为医疗技术产生的纠纷并不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纠纷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通过“医院花钱买太平”的形式了结的。 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保护患者权益,但在今日医患双方互不信任的情况下,这条规定已经成为导致过度检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也导致了患者费用的上升。良好的动机产生这样出乎意料的后果,正好反映出医改问题的复杂之处:体制性的矛盾很难通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彻底解决。这是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患“双输”的一个写照。 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朱正纲认为,医疗行业带有高风险的特征,但当前风险过分集中在医生身上,将导致医生变得越来越保守。这对疾病的诊疗与医学的发展都很不利。 症结何处 一位澳大利亚新浪网友在评论中认为,现实中矛盾过于尖锐,使人们很难对一个行业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位自称曾在国内行医的网友称,以中国的现有医疗卫生投入,人均寿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已经是罕见的成就。评论同时指出,澳大利亚医生很少加班,工作时间大大低于国内医生,患者预约看病需要长时间排队,甚至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这让一些当地患者深以为苦。 评论旨在证明,与英式医疗体系相比,国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堪称沉重,但“看病难”尚不算严重。尽管不同的医疗体系各有其利弊,但在中国,医生形象似乎是最糟糕的。 在澳大利亚,医疗事故同样在所难免,但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医闹,“医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澳大利亚人认为尊重、相信医生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健康。” 医患关系紧张只是医疗体制现有问题的表现形式。一位搜狐网友认为,看病难和看病贵是医疗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开放市场,增加医疗服务供应,最终降低医疗服务价格。这种观点其实在医改的争论中屡见不鲜。北京大学的周其仁教授一直力主,政府要做的是运作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其他医疗服务可以交给市场,通过竞争配置资源。 但上海医学会会长刘俊认为,扩大供应有助于缓解“看病难”,但并不必然导致医疗费用下降。刘俊说,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医疗制度下,医生往往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患者过度消费。因此,未来医疗行业仍需借重行政化的公立医院。 这些争论中的关键在于,在一个医疗体系中,政府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以及以什么样的形式承担责任。 解决之道 从已有的关于医改的讨论中,已经可以得知新医改方案的部分基调。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体系将是新医改的重点。这是上一轮医改中最薄弱的地方,也是必须偿还的一笔历史旧债。 在此基调以上,医改还面临着许多技术上的巨大难题。例如,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如何划定?医保药物目录是否需要更改?医保基金由卫生行政部门还是劳动保障部门来负责运行?药品审批制度如何改革?公立医院何去何从? 据此前媒体报道,新医改的基调获得了方案参与专家的支持。但新方案之所以迟迟没有出台,与这些难题迟迟找不到完善的解决之道有关。 一位目前居住德国的新浪网友提到,上一轮医改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议,与我国对医疗体系和医疗服务的研究不加重视有关系。他指出,医生是医疗行为实施的主体,要保证医疗投入能够有效利用,并且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必须将医生的意见纳入到医疗改革中来。 “体系出了问题,年富力强的一批医生受到的影响最大。”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李青峰教授说,“我们迫切需要参与改革,理顺关系。但是,这一切需要建立在尊重、平等和渠道畅通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