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利益博弈 新能源利益博弈



    特雷西.赛伟乐

  据近日报载,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宣称,朝鲜出现了严重食品短缺和饥荒,有民众为了活下去已经落到吃草料的地步。联合国和一些其他的组织目前正面临着极度的“尴尬”,即粮食的成本已经超出了斡旋机构的能力;他们眼看着世界上8亿人口出现食品短缺却无能为力。更加致命的是,在海地和埃及等地方已经因食品短缺爆发了社会骚乱。

  罪魁祸首之一可能要从新能源说起。新能源问题作为研究话题早已有之;但是,从2005年末石油价格大幅攀升时起,全世界开始审视这个议题并逐渐付诸大规模的实践。在那时看来,将高产量的玉米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燃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虽然当时无人会料到这样的转化结果可能是一场全世界的粮食危机。

  目前全球上演的这场“生物能源秀”的力度也许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仅在美国,用于加工乙醇燃料的玉米由2001年的1800万吨跃升到2006年的5500万吨,这几乎耗费了美国全国玉米产量的1/6——但仅仅提供了3%的汽车燃料使用量。在玉米产量排美国前10大州之一的南达科塔州,生物能源生产消耗了该州玉米产量的50%。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美国,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和出口国,该国近年已将近一半的食糖转化为了乙醇燃料,从而直接导致了近几年食糖价格的大幅提高。甚至中国,也在进行将食用农作物转化为酒精产品的生产。

  关于玉米乙醇燃料并非没有激烈的争论。根据全球知名的环境保护研究学者LesterBrown的统计,在2007年,美国将约占国家产量1/4的玉米用作了燃料——但仅仅减少了全国石油消耗的1%。人们看到的是粮食价格戏剧性地被抬高。这样做是否值得?如果持续以美国1/4的玉米产量来生产燃料,势必会导致全球的食物价格上升。美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产量的40%,并相当于世界玉米总出口量的70%,因此美国减少出口量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

 网约车的利益博弈 新能源利益博弈
  连锁效应还体现在——事实上,不仅仅是玉米,几乎我们吃的所有食物都可以转化为燃料,包括小麦、稻米、大豆、甘蔗等。如今,牲畜及家禽生产商已经开始担心,没有足够的饲料将会影响到肉、奶、鸡蛋和黄油等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或许,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更好地说明问题。如果我们用生物乙醇来注满一辆SUV车的25加仑油箱,那么,所需要的谷物足够一个成年人一整年的食用。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谷物用于生产燃料,那么越来越多的贫穷国家的人们就负担不起他们生活所需的足够食品。

  我们看到的这场“生物能源秀”是发生在全球谷物库存量跌至34年来的最低点、同时每年约有7600万新增人口需要养活的时代背景下的;如果放眼广一点的话,更严重的风险在于,攀高的食品价格将会导致饥荒等社会矛盾,并在一些倚赖谷物进口的低收入国家(如印尼、埃及、尼日利亚以及墨西哥等)导致政治不稳定性。对世界上2亿最贫穷人口(他们将全年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食物)而言,谷物价格的上升就意味着灾难甚至是死亡。

  除了带来世界的食物危机以外,生物乙醇还有不少潜在危害。其一,生产过程本身需要巨大的能量,事实上,大部分的能量来源于高污染的煤。其二,酒精制品也会带来危险性的副产品,在一些情况下被倾倒入当地水域中,形成如墨西哥海湾等地所见的“死区”。科学家们声称,已有数十亿吨的氮磷化合物被倾倒入了北美水域中。

  另外,受经济利益驱动,美国部分地区的农民将原始森林保护区中的土地用于种植生物乙醇需要的玉米。玉米燃料的狂热使得包括亚马逊河基地在内的世界森林被采伐,地球在失去它的肺部,这同时也影响了地球气候。

  既然有如此多的危害,为什么许多国家还在资助生物燃料生产?有智囊机构发表报告称,事实上有大量的农业团体在推动政府的资助政策。我也同意这种看法。在美国农业集团的游说力量非常强大;可以说,新能源开发的背后到处有利益集团博弈的影子。因为很多农业集团(他们通常是最大的玉米生产者,如ADM等)是该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们会有代言人去充当说客影响政府决策。

  如果给生物燃料津贴被证明不是有效的解决石油危机的办法,是否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研究界的答案是肯定的。若干的选择包括:可以提高汽车燃料使用效率的标准;可以投资优化公共交通衔接系统以降低对汽车的依赖;也可以在汽车中推广采用高效的气-电混合动力系统;风力丰富的国家比如美国、加拿大、中国和欧洲的某些区域,同样可以投资于风力发电;通过技术革新与改造,汽车可以首先通过风力启动,与汽油相比,成本仅仅相当于不到1美元/加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2912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网约车的利益博弈 新能源利益博弈》为网友指尖上的风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