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知兴

周末到新开的前门大街看看,概念和建筑都有相当的水准,不丢人,张欣和张永和这活干得还算不错。右拐进大栅栏,公共厕所却仍然脏得难以下脚,著名的缩小版“浴缸”型的马桶上下,到处都是秽物,无情地提醒你,所处的仍然是那个中国。商店门口依然是那些拿着高音喇叭揽客的、面目模糊不清的人:北京一日游,80块!一个外地游客有了兴趣,怯怯地问:80块?那么便宜? 他要是买了票,上了车,就知道便宜不便宜了。大概20年前,我还是大学生的时候,就曾经上过他们一次当:贩猪崽(把客人转卖给别人)、假景点、二次收费、门票回扣、餐饮回扣、购物回扣......压榨客人的十八班武艺都使上后,你只能对劳动人民、尤其是京郊劳动人民那种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创造性表示彻头彻尾的服气。20年了,中国发生了多少天翻地覆的变化,连奥运会都成功举办了,但打开光鲜的外表,你却还是不得不面对这些不堪入目的内里。 2003年,北京市旅游局曾经发布一个消息,公开一日游黑车的账本。当时的报价一般是120元,80~90元属于“票提”,归负责揽客的个人或旅馆。以30人一个团计算,车费、门票、午餐等成本全部加起来,人均40~50元左右。而通过强迫客人购买索道票、购物等方式收取的回扣,人均收入110~120元,所以人均利润在100元,一个团的利润是3000元左右。一天一个团,一个月就是9万元的利润! 2008年5月,《新京报》报道“垄断北京一日游市场涉恶团伙主犯”李士旺被拘。这个出身于昌平区南邵镇北邵洼村的“一日游”老大非常有戏剧性地被上百个荷枪实弹的警察拘捕在手下一名员工的孩子的满月酒宴席上。蹊跷的是,李老大此前多次向媒体披露一日游市场的内幕,并发起了一个《一日游联盟章程》,意图通过自律,改变整个行业的现状。记者对黑导游同行的采访,更是让人觉得李老大被拘只是冰山之一角:“李士旺出事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急于洗白,违反了行规。” 中国的旅游业因为类似的问题,损害了行业的信誉,打消了消费者的积极性,阻碍了整个行业发展的情况,相信这绝不是特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在国外加入短途旅游团的一些经历,从询价到下单,从吃到住,从起点到终点,都是丝绸般顺畅,开开心心出门,快快乐乐回家,从未碰到任何类似的问题。 上次在拉斯维加斯参加一个大峡谷旅游团,印象非常深刻。饭店推荐我们参加这个公司的一日游,一大早登车,晚上9点回来。导游原来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一位空乘人员,四五种外语说得呱呱叫,一路上不仅问寒问暖,一会儿送水,一会儿送毯子,还与我们分享当地的各种风土人情、名人轶事、历史掌故,服务可以说得上是无微不至。快到终点时,当我们正在计算他们一个司机,一个导游,40人的旅行车,每人150美元,一天就是6000美元的收入时,突然意识到还要给他们小费。15%~20%的餐馆小费比例估计不太适用,我赶紧咨询身边的美国人,他们告诉我们,10美元应该比较合适,而且要分开给,5美元给司机,5美元给导游。这样一来,他们又是几百美元的收入!下车的人把小费塞到司机、导游的手里时,他们照例要有点夸张地、拖着嗓子大声说一句ThankYou!一方面是感激,另一方面,也是对后面的客人微妙的暗示。当然,给不给,给多少,还是客人自便。 同样是要钱,甚至是赤裸裸地要钱,我们的同胞把人性的最阴暗、最卑劣的一面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却是这样地光明磊落,尊严十足。这其中的反差,足以让最见多识广的人也目眩神迷。同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胜迹,同样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当地老百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以这样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生活?挣钱方式不同之外,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绝对收入的差距,美国同行的日均收入,至少在中国同行的10倍以上。这个差距与他们不同的挣钱方式又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走出这一轮经济低谷,解决内需是关键。内需问题要解决,一方面是老百姓要有钱,有钱才会有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解决供应问题。商品堆积如山的过剩时代,供应也是一个问题?这里我用旅游业的例子说明,很多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面临的问题也许恰恰是供应问题。政治清明带来有效的法治和淳朴的民风,在此基础上,才有市场经济供需相得的伟力。旅游业作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的发展是这样,更为智力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如广告服务、设计服务、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等,更是这样。不解决这个问题,产业升级、国际价值链上的地位的提升,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恶性循环这些中国企业界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都将是无人能解的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