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30日,海王生物有总计6.05亿元的其他应收款,其中的4.72亿元披露了去向。然而,这些借款人可能非同寻常。
作者:张彤/文
一笔糊涂账 8月26日,海王生物公告称,已收到转让持有的亚洲资源(0899.HK)股份全部款项。此股权转让起因于3年前的一次以资抵债行为。2003年,海王生物与巨能实业签订合同,约定以3亿元价格将持有的北京巨能新技术公司41%的股权转让给后者。但巨能实业仅支付了0.29亿元股权转让款,剩下2.71亿元一直拖欠。 2004年末,一位名为王书庆的女士称要替巨能实业偿还这2.71亿元。还款方式是将王书庆持有的陆星公司100%股权作价2.76亿元抵给海王生物。 陆星公司除持有约1.294亿股亚洲资源的股票外,无任何其他资产。陆星公司注册于2004年10月,成立后即买入股票资产,显然是专为还债而成立。问题是,为何王书庆不用现金替巨能实业还债,而要先注册陆星公司,再购入股票来抵偿呢? 2003年时,亚洲资源股价仅0.20港元左右,之后,随着亚洲资源增持与巨能实业相关的四平巨能股权及收购浙江巨能等公司股权,股价飙涨至2港元以上。就在亚洲资源股价处于高位的时候,王书庆提出了这笔以资抵债交易。 以资抵债交易完成后,亚洲资源股价大幅下跌。2005年,海王生物因此计提损失高达1.275亿元。在2006年一季度计提2750万元股票跌价准备后,海王生物以1.2051亿元的价格,将亚洲资源股票及相关公司股权转让,直至2008年8月26日才全部收回转让款。 此次以资抵债,海王生物损失近1.50亿元。 “非”关联方? 截至6月30日,海王生物其他应收款为6.05亿元。目前,海王生物已为此计提高达1.09亿元的坏账准备。而在对海王生物披露的欠款人名单梳理后,《证券市场周刊》发现大多数欠款人身份存在疑点。 首先,2006年至今,海王生物大股东海王集团一直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表面上看,截至6月30日,海王集团的占款约为4000万元。海王集团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大道海王大厦,而在本刊梳理的海王生物债务人中,同样位于海王大厦的却有多家。 比如,深圳市森德尔贸易有限公司占用海王生物资金3000万元,地址位于海王大厦A-18B1,早在2007年,森德尔贸易已占用海王生物资金;同样截至6月30日,深圳启蒙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占用海王生物资金5359.89万元,该公司位于海王大厦A-16B1,早在2005年,已占用海王生物资金;深圳市仁和隆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目前虽未占用海王生物资金,但2007年曾占用过海王生物资金7090万元,该公司位于海王大厦A-8D1。这4家海王生物债务人同样位于海王大厦,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此外,同期,杭州嘉利康食品工程有限公司也占用海王生物资金2355万元,该公司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乔莫西路183号。该地址正是杭州海王工业园所在地,海王生物控股子公司杭州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已转让给海王集团)同样位于该地址;嘉利康食品和杭州海王连联系电话都相同。 除了相似的办公地址揭示出海王生物与其部分债务人具有非比寻常的关系之外,另一些海王生物其他应收款债务人的法人代表或者负责人,也与海王生物及其大股东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样截至6月30日,深圳市银河通医药有限公司以其他应收款形式占用海王生物资金2000万元,同时还以预付款项形式占用海王生物资金6400万元,累计8400万元。银河通医药的欠款时间可追溯到2005年,当时海王生物的一家控股子公司向银河通医药预付货款1.45亿元。银河通医药同样位于海王大厦,法人代表为陈和盛,企业负责人是冯家信,质量负责人为何凌冰。而冯曾是海王生物董事会秘书,何曾是海王生物另一个子公司海王英特龙小股东。 还有深圳市祥和康医药咨询有限公司。截至6月30日,该公司共占用海王生物资金1.51亿元,祥和康医药法人代表是吴制宇。吴同样曾是海王集团高管,曾任职海王集团副书记及董事。2002年和2004年,深圳市艾德迈尔科技公司同样大量占用海王生物资金,该公司法人代表同样名为吴制宇。 此外,在占用海王生物资金的公司名单中,占资2682.26万元的长春国奥药业有限公司和2006年占用海王生物资金的深圳市名派实业有限公司的高管,同样曾担任海王集团或海王生物的重要职位。长春国奥董事长邵春杰曾是海王生物董事,名派实业法人代表高锦民曾是海王集团广告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