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连 周彦斌 目前国内已经批准了7家合资券商,华鑫证券可能成为第8家。 控制权之争一直是中外合资公司的焦点问题,合资券商中外资的最高持股比例为33%,怎样在不具控股权的情况下获得实质的控制权,一直是外资券商孜孜以求的。 大摩与华鑫证券的合作中,选择了合资巨田基金作为试验。在巨田基金中,大摩占据了8个董事会席位的3席,华鑫证券占3席,另外2席留给了原巨田基金高管。 通过控制董事会来控制一家企业,相比控股权的直接控制而言,多少有些不保险。坊间传闻大摩可能会效仿高盛高华“高管代持股份”的做法,通过深圳的一家公司代持部分股份。

合资券商争夺控制权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是和“证券业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多数合资券商并不成功,但成功者也不乏先例,比如中金公司、高盛高华、瑞银证券。 合资券商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在投行业务方面。中金公司、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等显示出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不少大项目被合资投行收入囊中。 在2007年A股IPO项目中,中金公司、瑞银证券、高盛高华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21.4%、16.4%和3.81%,这三家合资券商的市场总份额达到了41.61%。 目前,外资进入我国证券业仍有一定的门槛。短期看,作为国内券商收入主要来源的A股经纪业务暂时不会受到冲击。不过,长期来看,证券承销业务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毕竟,我国本土券商竞争力、创新力均无法与国际投行相比。 如果对外开放的度把握不好,将会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应尽可能让本土券商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作出调整,不断发展壮大,以迎接外资进入带来的日益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