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综述
文/本刊记者 蔡亚林
多年前,在陕北听到这样的《信天游》:“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长期垦荒,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带给黄河流域的人们梦魇般的生活。 如今,陕北的《信天游》换了新词:“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赛过粮苗苗,退耕带来好光景。”这得益于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中华民族开始偿还千百年来留下的生态欠账,这是真正改天换地的历史性转折。 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4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涉及1149个工程县,900多万农户,3600多万农村人口。8年间,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综合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数千年毁林开荒历史结束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先在陕西、甘肃、四川3省试点。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启动。经逐渐完善,形成“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措施。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毁林开荒历史结束了,一个以粮食换生态、惠民济民的时代开启了。 延安是全国第一个退耕还林试点市。延安一直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高达2.58亿吨,占全省入黄泥沙量的1/3。如今,实行退耕还林,延安人民全民投身造林。8年间,全市退耕492万亩。 延安市吴旗县留足30万亩川地和台地作为口粮田,其余的155.5万亩坡耕地一次性全部退耕还林。一山连一山、一岭连一岭,全部还上了林草。吴旗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旗县薜岔乡南沟村村民阎志雄说:“环境好了,劳动强度低了,收入增加了,日子更有盼头了。” 延安变绿变美的崭新变化,是陕西、西北地区乃至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8年来,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07亿亩,其中退耕地还林0.76亿亩,荒山荒地造林1.22亿亩,封山育林0.09亿亩。在一个完整的补助周期里,国家对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累计投资654亿元。 凸现巨大的综合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8年来,改写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历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实施退耕还林以来,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风沙危害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大幅度下降。我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年来首次实现沙化逆转。防沙治沙、防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功不可没。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北方很多地方水土流失减少,河水变清,河流径流量增加。据河北省水文监测结果,2003年官厅水库入库泥沙量为55.64万吨,比20世纪90年代减少了3/4。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通过退耕还林累计治理小流域83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2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由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2%下降到53%,年减少泥沙流失约500万吨。 “退耕还林这件事确实干对了,目前显现的生态效益比预料的还要好。”在进行退耕还林工程中期评估时,有专家这样评价说。 退耕还林在有效地改善区域生态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培育了新型农民,使当地农民收入普遍增加。 在黄河流域等北方地区,退耕还林政策被农民通俗地称为:每年每亩200斤粮、20块零花钱。退耕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退耕还林由政府按每亩50元的标准一次性补助种苗费。 8年间,退耕农民人均得到退耕还林补助896元,这些补助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10%,有些地方达到20%甚至40%以上。一些边远地区的农户过去长年吃粗粮,退耕还林以后,许多农户吃上了细粮。专家指出,这几年,我国几百万贫困人口的减少,退耕还林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退耕还林改善了工程区的生存条件,更带来了人才、理念、资金和技术的汇集,促进了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生态觉醒、观念转变。退耕还林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更多的农民从单一的种植模式中解脱出来,开始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 没有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从过去毁林种粮到现在以粮食换生态,中国的退耕还林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赏。同时,也曾有人担心:原来种粮的坡耕地大量还林,国家又要拿出粮食直补农民,退耕还林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吗? 据《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作的测算,1999~2005年退耕的1.35亿亩耕地每年减少粮食产量255.5亿斤,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64%,工程实施对全国粮食生产影响不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历史最高水平减产565.4亿斤,其中6个非退耕还林省(市)减产490.2亿斤;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5个退耕还林省份仅减产75.2亿斤。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新疆等13个工程省份1999~2005年累计退耕地造林6553万亩,粮食产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产282.2亿斤,显现出了反弹琵琶增产粮食的显著效果。退耕还林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转移和集中,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很多地方实现了减地不减收。延安市退耕492万亩,通过新修基本农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发展节水灌溉等措施,全市地减粮增,粮食总产从以前正常年份的12亿斤左右提高到2005年的14.9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