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打工皇帝”的成功之道:唐骏模式》
第三节 从底层做起,但不甘于平庸 能成大事者,即便身处最底层,也始终目标明确、信心坚定、思维活跃,所以能够不断发现新机会,很快跑到别人前面。职场中的你,无论职位如何,都不能甘于平庸。 “我到微软是学习的” “我可以看微软的书,但永远看不到其精华,我要进去学,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赌注,我要放弃所有的一切进微软,一切从头来。我当时有三家公司,如果我和盖茨说给我副经理的职位,这肯定不可能。因此我要能上能下,我应聘工程师是行的,所以我进微软是通过做软件工程师进去的。”“如果我一开始就说要应聘总裁的职位,那么比尔·盖茨肯定认为我脑子坏掉了。” “想了解微软之所以成为微软的秘密,除了投身于其中,别无他法。否则,即使住在比尔·盖茨隔壁也不行。”你可以看到,为了了解微软何以成为微软,为了投身其中,唐骏甘心从一名小职员做起,因为他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

“当时我来微软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规划是我希望能够学到微软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市场运作等一系列,我来微软是学习的。你有规划的时候,你发现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你还会学习微软的其他的东西。当年的Windows95,你就想为什么Windows会这样发布呢?让我学到了做市场的方面,微软的管理体系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员工我的感受是什么?” “我跟我的直接上司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的时候,我就在想,他用这样的方式问我的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我是领导,我怎么样问我下面的员工,我当时一直是站在另外一个换位的角度思考,我将来想要变成经理,比如说我也告诉朋友们,如果你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我下一步就是变成我们的部门经理,你可以试试站在部门经理的位置上考虑你这个部门怎么做,那个时候就把自己变成准备,一旦这个机遇成熟了,你就可以做到这个位置,马上就可以上手。” “在这两年里,我将微软的一些精华学到了,这期间我放弃了原有的三家公司。很多人觉得我反正就在微软待两年,可以随便做做,越是这样想越学不到东西。当时我就在想既然在微软做,这两年绝对不能浪费了,我一定要认真来做。” 正是利用微软这个强大的平台,唐骏不断地学习、锻炼,最终走向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能屈能伸,英雄本色 1957年初的一天,李嘉诚阅读新一期的英文版《塑胶》杂志,偶然看到一小段消息,说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塑胶原料制造塑胶花,全面倾销欧美市场。 这条消息给了李嘉诚很大的触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类价廉物美的装饰品有着极大的市场潜力,而香港有大量廉价勤快的工人正好用来从事塑胶花生产。他预测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 事不宜迟,他马上兴冲冲地飞往意大利。可是,到了工厂门口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他深知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的保守与戒备,也知道应该名正言顺地购买技术专利。可是,一来,他的长江工厂小本经营,绝对付不起昂贵的专利费;二来,厂家绝不会轻易出卖专利,它往往要在充分占领市场,赚得盘满钵满,直到准备淘汰这项技术时方肯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