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看书,都不是春节的主流娱乐。还需要看书的,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这些非主流人士,大抵都是平时已养成“不正常”习惯,非阅读则无以为欢的“书虫一族”。
撰稿/傅月庵 书评人、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副总编辑
需要决定供给。有需要才有供给,谁需要就供给谁。21世纪网络时代里,到底谁还需要在春节里看书呢?扣掉出门旅游、扣掉麻将一桌、扣掉电影电视看个够、扣掉网络游戏咻咻咻、扣掉值勤当班没得休等等等,怎么算,看书,都不是春节的主流娱乐。还需要看书的,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这些非主流人士,大抵都是平时已养成“不正常”习惯,非阅读则无以为欢的“书虫一族”,至不济,也当是不自觉对于看得到也摸得到的纸本读物犹存几丝骸骨般迷恋的忠贞之士了。一为书虫,便无足观。此“无足”者,“永不餍足”也,但恨书少时间不够多耳。书虫所以需要在春节看书,固有其本质上不得不然的习惯问题,客观形势上,春节“假长事少没人管”,当也是原因所在。一书看完换一书,一本不够再一本,其道理,大约跟过年前早早准备好成叠DVD者、呼朋引伴誓言摸他八圈八圈再八圈者、把一年没放完或没得放的鞭炮都要在几天内放光烧尽的小朋友的心情相去不远。 请回头想一想,书架看一看,过去一年或截至此时的这一生里,你曾经流连书店,明知买下也没时间读,却说服自己“将来总有时间读”或“留着退休读”的这本那本书或订购整年而没看完的期刊杂志,请先找出来,就利用这次春节,好好读一读吧。旧爱更胜新欢,初衷勿忘情最真。这种书,要么内容不俗,要么卷帙浩繁,总之,都是需要花时间翻读的。春节里,冰箱满满、床铺暖暖,吃饱读,读饱睡,睡饱吃,三位一体,把“很想读而买下,已买下而未读”的书,当作“很想追而可追,实可追而未追”的对象,一次解决,数晌得欢,那真是再幸福也不过的了。 当然,未必人人家中都藏有战备粮饷。好学之士,勇猛精进,无隔宿之书,那也是有的。更常见的则是类如你我之流的“普通读者”,想看书才找书,找到书就看书。若是如此,“春节吃读睡阅读方案”照样可行,依据“假长事少没人管”的春节特性,两种类型的书籍,似可推荐给大家参考: 第一类是旧爱。世间真有一种书像是镜子,随着天光变换,在不同的时间里,从不同的角度,临镜自照,总会看到不同的自己,此种书,纯属人类智慧积累而成,无以名之,约而名之曰“经典”(classic),凡受过教育者,大概总要先被迫读几本,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很爱读上几本了。从荷马到莎士比亚,从曹雪芹到鲁迅;从《堂吉诃德》到《百年孤独》,从《三国演义》到《徒然草》……,这种书,会当快意读不尽,一卷掩映此生事,二十岁读,三十岁读,四十岁读……,随着红尘阅历的递增,人情义理的领略,总会观照出不同的心得。时当新春,昨日之日难追,来日之日可期,读一读这种书,常有临水照花,涤旧得新之妙,不厌旧书百回读的人,绝对值得一试! 第二类是读人不读书,也就是选定一个平日早有接触、深觉气味相投、却苦无时间好好一窥堂奥的作家,将他的重要作品尽数搜求,利用春节长假,一次看个够。这种读法,纯求“过瘾”,理念后行,因此不管纯文学或大众文学、科普或推理、小说或散文,对人不对书,无论《哈利·波特》或《魔戒三部曲》、《金庸作品集》、《鬼吹灯》系列,王安忆、莫言、安妮宝贝或村上春树、赫拉巴尔,看对眼了,就可一拥而上,苟日读,日日读,又日读,读到兴尽人倦春节过而后已。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睡意连,秋有月,冬有雪,读书待明年”,读书而必择时,则时时不可读。读书而不必择时,绿满窗前、瑶琴熏风、明月霜天、数点梅花,四时皆可读。取舍之妙,视乎其人,存乎一心,随缘皆自在。然则,是谁还在春节里看书?如何看?要否争着看?一册或一套,一天或一期,倒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