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餐饮业领跑者的成功奥秘:学习小肥羊》
网点流失严重--老字号多居商业黄金地段,往往因城市改造而遭遇拆迁之"痛"。不少老字号被迫隐退到缺少商业氛围的偏僻地段,有的甚至"拆"而不"迁",经营网点流失严重,徒留一块老字号招牌。 体制转换艰难--由于老字号企业经历了公私合营和国有化,政企不分和产权归属不明晰等问题十分突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面临企业房产、商号的产权以及职工身份置换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沈阳老字号"老边饺子"在改制成民营时,"老边饺子"的传人提出要有股份和优先购买权,但却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
![第10节:独特而鲜明的餐饮理念(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391362185324.jpeg)
人才流失严重--老字号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独有技术,主要靠传统的"师父带徒弟"方式传授其独有技术。但国有体制下的老字号职工待遇较低,又缺乏激励机制,技术人员经常被民营企业挖走,而企业急需的人才又难以引进。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后继乏人,成为老字号面临的困境。 缺乏创新机制--老字号大多为手工操作,靠的是独特的工艺和口味,奉行"酒香不怕巷子深",更多地强调"继承传统"和保持"传统特色",在经营理念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变化,尤其是在产品开发和市场销售方面缺乏创新。 从以上4个方面来看,东来顺可称得上是众多百年老店中的成功者了。"老字号"的价值在于"老",而其出路却在于"新"。餐饮"老字号"要在市场经济中克服困难,走出新的成功发展之路,就必须勇于改革创新。东来顺的成功首先离不开它的成功经营,更离不开它的不断创新,也自然而然成就了以其为代表的传统火锅这座难以逾越的山峰:毕竟,百年东来顺没有轻易改变过,而传承下来的东西是经得起历史推敲的。 所以,小肥羊要想横空起飞,必须要超越"传统火锅"这座山,否则难成气候。然而令人惊喜的是,小肥羊也真的做到了--"不蘸小料涮肥羊",一招定乾坤,不但完成了超越传统的目标,而且赢得干净利落。 不管市场最终怎样选择,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不论百年的东来顺,还是新科状元小肥羊,都是因为在产品创新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才被挑剔的食客们逐渐接纳并广为追捧的。 2.别开生面的"不蘸小料涮肥羊" "不蘸小料涮肥羊"理念的提出具有创造性,既成就了小肥羊的霸业,同时也开创了中餐规模化连锁的通天坦途。 中式餐饮口味过于依靠厨师,这是中国餐饮企业不成规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百店百味,不能标准化,也就很难成规模发展。从中式餐饮沿袭而来的传统火锅的诸多特点,同样严重遏制着涮羊肉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与发展。所以无论是创造性地提出"不蘸小料涮肥羊",还是发现并改进配方,进而发扬光大,张钢的这些创新推广对于中国餐饮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熟知张钢的人,特别是现在小肥羊的董事和高层管理者都知道,当初张钢在内蒙古通辽市时,经常与朋友吃羊肉火锅,是不蘸小料的,觉得味道不错。而同时,在呼和浩特有一家四川火锅店叫"川老板火锅陈",生意相当好,三家分店都人满为患。这让张钢意识到,羊肉火锅将是一个大市场。很快,以张钢为核心的家庭团队投入了火锅汤料的研究中。1999年8月8日,汤料经过改进的"小肥羊涮羊肉火锅店"正式开业,张钢与陈洪凯共同投资,成为小肥羊最初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