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反身性理论: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
如果你在他身边待久了,你就会发现他多半还是个性情中人,但他总是试图在他的情感外面罩上理性的外衣。他生活的常态并不是克制自己,而是为自己的精神状态找一个合理的解释。这实在是很可笑。 我内心存有很强烈的疑问。对我自己的哲学思想,我是很认真的,但我一点也不敢肯定别人也会认真对待。我知道它在主观上对我意义重大,但我不知道它在客观上是否对别人也有所助益。反身性理论只涉及一个问题:思想(thinking)和现实(reality)之间的关系。哲学家们经年累月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在新意和原创上还能搞出什么名堂吗?不管怎么说,既然认知功能和操控功能在现实生活中随处都能看见,那么反身性概念还有什么原创性可言呢?它一定以其他名字存在过。我不精于写作,这更令我很难推导出一个很肯定的结论。但我渴望别人认真地把我当成一个哲学家,而这一热望最后也变成我最难过的一道关。我觉得我有责任不断阐释我的哲学,因为我知道它受到了误解。所有我写的书都存在这个问题。别人引用我的历史观—我通常都把它写在书末,以免挫伤读者的阅读热情—并运用它来观察历史上的现实。随着时光流逝,我逐渐克服了不愿意放弃反身性概念的想法,把我的哲学思想包装成一个简洁的版本,篇幅缩短了,我相信表达也就更清晰了。在我上一本书《易犯错的年代》(The Age of Fallibility)里,我在书的开篇就提到了我的哲学。我下决心无论好坏我都把它当做最后一次面对世人,但是我的哲学思想是否值得别人认真对待,我还是没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