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价格的上涨并非资源战胜了制造,而是“微笑曲线”的高端战胜了低端
□吴志峰/文
虽然必和必拓和力拓在中国并没有矿产资源,但两者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因此日前他们向中国政府递交申请,接受中国的反垄断调查。 而更早些时候,中国钢铁厂商与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持续8个月的艰苦谈判,却让资源与制造角力的故事上演的栩栩如生。曾几何时,中国还在为初级农产品和原材料为主的贸易结构大伤脑筋,难道现如今真的已经斗转星移? 一个被称为“资源的诅咒”的经济学命题颇为人争议,即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长期的经济发展反而慢于自然资源缺乏的国家,前者如印尼、津巴布韦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后者典型如日本、瑞士。应该说,这一命题不管其背后的客观真理为何,至少存在实证上的科学性。因此,发展经济学一直认为依靠农产品和初级原材料出口的经济是脆弱的,而制造业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这也正是中国发展制造业和提升贸易结构的原因。 然而本世纪初以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个被普遍观察到的事实是,俄罗斯、阿塞拜疆等资源型国家近年凭借资源优势发展迅猛;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等传统产油国获得了巨量石油美元,近年已在大幅提升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实力;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型发达国家日子也越来越好过。随着石油、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变得举足轻重,话语权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如德国、日本则变得越来越沉默,韩国、中国以及所谓亚洲四小龙则明显受到原材料价格高企的致命打击。 当然,制造业大国中受资源价格影响的程度大不相同。美国由于一直领导全球的技术创新,制造业以信息产业等高端产业为主,对资源价格的敏感性并不强,而且其强大的金融市场仍然掌握资源的定价权。所以美国经济最近虽然受金融不稳定的困扰,但是实体经济仍然强劲。 经济学上有条微笑嘴型的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德国和日本制造业技术突出,居于“微笑曲线”的高端,跨国公司在全球组合资源,对原材料成本上升的转嫁能力很强,因而迄今受到的影响不算严重;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制造业国家,充当的则是跨国公司的制造车间,如果全球石油和矿产资源价格继续大幅飙升,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将是非常严重的。 铁矿石及其他资源价格的上涨不仅反映了资源与制造的角力,而更深层面的是制造方与资源方营运模式的本质差异。 当前价格暴涨的资源几乎都是由跨国公司或全球卡特尔控制的,如石油受欧佩克以及埃克森美孚、壳牌、BP等能源巨头的控制,他们无论是从事资源还是制造,实际上都处于“微笑曲线”的上游,在谈判中处于主导甚至垄断地位。 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说,资源价格的上涨并非资源战胜了制造,而是“微笑曲线”的高端战胜了低端。资源价格的上涨虽然提升了部分资源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但决定国际经济秩序的关键力量并未改变,国际经济的话语权依然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手里。 因此,要改变中国制造在资源价格上涨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可能不在于中国是否在全球获取资源的份额和努力,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企业能否从“微笑曲线”底端的简单制造提升到更高级的设计、品牌和营销网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