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园 美国人怎样守护他们的家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蒋高明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常会去美国考察。走在美国的大街上,很难见到飞着的纸片、塑料袋。马路上摆放着各类垃圾箱,垃圾按玻璃制品、废纸、塑料及生活垃圾分放,便于处理和循环利用。美国人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得非常广泛,就连小学生使用的铅笔及作业本上都印着“生态”或者“可循环利用”的字样;饮料罐上统统印着“爱护环境”或“将垃圾分类”的标志。 在远郊区及农村,野生动物很多。我居住的西部亚利桑那州的宿舍附近,就常能见到鹿群在公路边甚至在公路上奔跑,沿路往往悬有醒目的标志,提醒司机放慢车速,保护野生动物,也保护开车人自己。我曾经听说有人开车飞快,撞着奔跑的鹿,弄得车毁人亡。宿舍就在山脚下,清晨必有成群的鹿撞门叫醒你,鸟儿也许会到你房间里觅食。蛇和耗子挺讨厌的,但不能打死它们,否则“好事者”知道了会起诉你滥杀无辜。美国一些地方的法律对野生动物爱怜有加,养的猫儿狗儿不喜欢了也不能扔掉,否则你准得挨罚或去坐牢。更有甚者,花园里或家门口的花草没浇水给旱死了,也会有人告你个“杀生罪”。 空气清新,泉水清冽,森林郁郁葱葱,野生动物与人类安然相处,构成一派田园风光。那么美国人是怎样才取得今天这样的环境保护成就呢? 美国历史上也曾遭遇过“沙尘暴” 其实,美国历史上的天空不是今天这样蓝天白云,而是尘埃满天、乌云密布。美国曾出现过多起生态破坏事件,其中臭名昭著的“黑风暴”就是一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因小麦价格昂贵,美国开始大规模向南部大草原移民。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在开垦地土壤地力耗尽后马上撂荒,转而开垦新的土地。于是,草地的严重扰动诱发了大规模的沙尘暴,1932年爆发14次,1933年高达38次,1934年春季的沙尘暴,扫荡了中西部大平原,使全国小麦减产三分之一。1935年5月,起源于堪萨斯、阿克拉荷马、科罗拉多三州的黑风暴,裹挟着大量耕地表层黑土,形成了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约3公里的“黑龙”,3天中横扫三分之二个美国,16万农民受灾。 为控制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美国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态保卫战。其主要的做法是,推行“农场法案”,政府采取补偿制度鼓励退耕,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天然草原。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返林返草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耕地总数的10%,在此基础上建立自然保护区144个。可以看出,美国主要利用了“人退”的办法成功遏制了困惑该国几十年的“黑风暴”问题。 生态保护的美国式思路 除了战胜“黑风暴”的努力外,美国政府还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细节之处实现他们保护环境的诺言。具体表现在: 对于森林环境的保护强调其生态功能。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直接管理着遍布各州的155个国家森林,总面积2000万公顷。在林业发展战略上他们采取了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战略,管理模式上采用“政企合一”的经营模式,即政府林业行政管理机构直接管理国家森林企业,对人、财、物、产、供、销实行统一领导。此外,为弥补用材林不足,他们定向培育集约速生丰产林,建立永续利用的木材供应基地。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无不例外地利用其强大的资金优势,将生态危机外部化。一方面他们强调国有森林要突出公益服务,不追求经济利润;另一方面大量进口木材,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同日本人一样,美国人对自己的森林爱怜有加,但对别国尤其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却大量进口,造成别国的生态环境破坏。 对于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强调其生态屏障作用。对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但生态功能巨大的干旱与半干旱区,美国人重点强调其生态功能,这些功能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水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生态旅游资源、生态调节功能等,美国对这些地区进行严格管理,不容许开发利用,即使私人农场,也要在严格的法律监督下利用,这样就从根源上杜绝了土地退化及其诱导的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 严格控制农药与化肥污染。美国在控制农药、化肥施用剂量的同时,发展综合性生物防治来代替农药防治。美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为225千克/公顷,我国则为434.3千克/公顷。 城市环境保护“以人为本”。高度聚集的人口、密集的车流、各类加工厂,会使大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含量上升、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中有害物质增加、水资源缺乏、污水排放量剧增。美国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倡循环经济和污染物“零排放”,城市居住环境由密集型向郊区分散型发展,使城市与乡村连接起来,形成城市乡村化、乡村城市化。 实施环境补偿政策。在美国只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还不够,企业违规或违法后,在法律要求的纠正违规行为之外,政府还要求其执行对环境有益的项目,以弥补违规行为造成的后果。美国环境补偿项目构思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全国实施,并稳步发展。1999年联邦财政计划中有336个补偿环境项目,总金额达2.3亿美元。这些费用起到了改善生态环境,“杀一儆百”的作用,同时又能够变“不义之财”为“积德善举”,可谓“一箭双雕”,不由得你不服。
NGO功不可没 值得一提的是,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在保护国家生态环境方面,非政府组织(NGO)的力量功不可没。然而,这些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是逐渐凸现出来并得到认可的。 1970年4月22日,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地球日”示威游行时,曾有人骂它是“自十字军以来的一次由一群乌合之众支持的马戏表演”,是“生态狂”(这与今日某些“科学狂人”攻击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是“伪环保运动”惊人得相似)。然而到1990年,“地球日”20周年,4月22日这一天已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节日。 目前,美国已有1万多个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其中10个最大组织的成员已有720万人。更重要的是,环境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社会思潮。根据民意测验,有75%的美国人都确信自己是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有80%的人把环境看作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也对政府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1969年,美国国会批准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随后20年间有数百个环境法规出台。1970年,美国国家环保局重新整编,成为该国最重要的政府管理实体之一,它不仅是国家重大环境保护工程的制定和实施者,而且负有国家环境法规的执行和监督责任。到了90年代,甚至连那些最严厉的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在实施了环境立法的地方,“空气和水都比20年前清洁了,环境污染的情况减少了,树木在1995年比1885年更多了。” 最能体现环境保护运动对政治施加压力的应该是总统选举。如果美国的政党不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选民们就可能不投你的票,这对政客们的压力是足够大的,因此,无论是老布什当选,还是小布什上台,都将改善环境作为对选民的庄严承诺。1992年,克林顿在竞选总统时挑选的竞选伙伴是《濒临失衡的地球》的作者阿尔·戈尔,则更呈现了一种人心所向。因为《濒临失衡的地球》是1992年美国的畅销书,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政治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愿为保护地球而付诸努力的决心。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不久就发表了热情高昂的“地球日”演说,正是这一演说促使美国的环境保护出现一个又一个高潮。
更多阅读
美国人过感恩节的火鸡是啥样子图 感恩节吃火鸡
昨天是美国加拿大独有的传统节日──感恩节,而这个节日的大餐有个主角──火鸡。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市乡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分别了一年的亲人们
中国武林奇葩闯荡好莱坞 向美国人推介中国武术 谁伴我闯荡
从中国武术界来好莱坞闯荡的李静,虽然不能说“星光璀璨”,但影响了许多美国人对中国武术的看法。(美国《侨报》/蔚宇摄) 据美国《侨报》报道,作为一名华人女性,在好莱坞的武术演员中打拼,的确有许多困难。但是,在美国打拼了11年的李静说,因为
安利、完美、玫琳凯、如新、是美国人在中国投放的慢性毒药 如新和玫琳凯哪个好
请紧急通知家人清理并转告。不管多忙,请转发到你的另外群太可怕了,安利、完美、玫琳凯、如新、是美国人在中国投放的慢性毒药啊!!!让中囯人成为东亚病夫!!!产品里含有大量激素!刚刚看到的,有点震惊。两会播报美国安利
美国人的住房 俄罗斯人的住房
据报载:在美国,百分之九十的美国人住的是别墅:即一般有一两层楼高,有草坪、车库、独门独院的房子。美国人喜欢买房,而且买得起房,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其一,相对于美国人的收入而言,美国的房价不算昂贵,而且一直保持得比较平稳。其二,买房有
美国人穿啥牌子的衣服 美国人穿二手衣服吗
美国人穿什么? (2011-01-11 14:24:41)转载▼标签:杂谈我对逛街可谓是没兴趣,没经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