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雨 春归又何惧,桃李年年新。作为河南省人才培养的摇篮——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74年来沧桑砺洗、蕴积涵育,培养出一代代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有志之士。蓬勃向上的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精心营造充满人文情怀的育人环境,帮助莘莘学子实现成才夙愿。在2007年的高考当中,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重点上线人数为119人,二本上线511人,专科以上839人。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办学水平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师资力量雄厚,教研能力强 不求回报、甘当人梯、孜孜以求……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广大教师,像蜡烛一样默默地奉献着光和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激励下,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构筑起祖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宏伟大厦,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新征程上再写辉煌篇章。目前,全校教师具有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75人、特级教师3人。在以校长曹世泉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动下,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全体教职工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做到班子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形成领导有方、教师善教、学生会学、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该校以“奉献爱心、开启智慧”为师魂,用自己的特色与特长,打造新乡知名教育品牌。 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实行年级负责制,它涉及从个体到群体、从学习到生活、从校内到校外、从行为道德到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学校为处理好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原则上是一个校领导负责一个级段,下设年级主任与副主任,校领导全权负责这个级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年级主任、班主任负责这个级段的具体工作。各级段的领导定期向曹校长汇报该级段的工作安排,年级主任、副主任随时向校长汇报执行具体工作情况,共同研究及解决问题,并开展工作上的各项事宜。对于学生的行为、道德教育,班主任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利用班会及其他时间,把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政体处汇报。 优化育人环境,校园面貌新 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学楼群排排耸立,花香草绿的校园环境,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氛围萦绕于校园内外。 为优化育人环境,学校领导想方设法为同学们营造和谐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学的目标,学校投资200余万元率先装备了最先进的数字双向教学系统。在80个教室内配备了52英寸的背投电视、多媒体课件教学设备、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和广播系统。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计划2007年在每一个教师办公室内配备一台电脑,有利于教师们及时解决在教学当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开阔视野,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使教师们能够利用网络建立一个系统的可挖掘的教学信息资源库,把所需、所查阅的网络资料存储在电脑中,以备教研实用。

优美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办学条件,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和辛勤园丁施展才华的理想殿堂。学校堪称全市一流“绿色校园”,营造出全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保障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备受广泛赞誉。 坚持创新发展,教学质量高 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的教育在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扬起思想的风帆,树立起新的形象。而文化在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文化战略的竞争成为竞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一种厚重的学校文化往往能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物化为人的行为、习惯。为此,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确立“以叶圣陶教育思想引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为办学理念。 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以四个发展(全体、全面、全质、个性发展)为培养方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改革的大潮中勇立潮头,在激烈的竞争中独领风骚。自1933年建校以来,辉县二高共为全国高校输送了6886名合格大学生,2004年被新乡市教育局评为“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一类学校”,2003年~2005年均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05年7月被新乡市命名为“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12月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现代化信息技术示范学校”。校长曹世泉也获得了新乡市“首届名校长”荣誉称号和辉县市“教育功臣银质奖”。 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是河南省教育战线的前列之秀,历史悠久,希望永在!辉县市第二高级中学正沿着特色加特长的道路,在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