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清教
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现在都必须深刻反思:现有的连锁商业模式还能支撑自己走多远?这绝对不是一个愚蠢或多余的问题。
虽然黄光裕事件至今仍没有明朗,但毫无疑问的是,国美正在进入“无黄光裕时代”。更为关键的,失去黄光裕之后的国美能走多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而国美动荡的背后,暗藏着家电行业的格局变化。 家电企业的权宜之计? 有观点认为:如果失去国美,苏宁将一家独大,家电制造企业更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格局。海尔、格兰仕、长虹、康佳、美的等家电业制造巨头在黄光裕“出事”后力挺国美,并纷纷发表声明:目前与国美电器的合作一切正常,将一如既往支持国美电器,并表示将与中国最优秀的家电零售品牌继续加强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际上,这些仓促间所谓的声明,又有多少真实价值可鉴? 人人都有自己的算盘,在把货款放在国美账户上的同时,制造商主动示好的目的在于及时回收货款。这时不能撕破脸皮,否则回收货款的希望就完全泡了汤——力挺,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关系微妙、言语审慎就是家电制造商此时表现出的对决智慧。 而苏宁绝不能傻到因为黄光裕“出事”而“趁火打劫”。张近东必须要做的是带头立即动真格地改善供应链关系,营造和谐的商业生态文明,否则重蹈覆辙就是苏宁更大的悲哀。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家电制造业离开国美就不能存活或者活得更滋润,都是个巨大的错误。 国美模式走到头了吗? “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这是不少家电制造商的奢望。然而反思今天黄光裕的窘境与因果,我们就会发现:商业竞争一旦跨入你死我活的窄门,灭顶之灾就不远了。 众多中国家电连锁企业早年陷于资本操作、跑马圈地的怪圈,不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是继续在饱和的市场上盲目扩张,企图“规模制胜”,以类金融模式自我赌博。其实用不了多久,家电连锁门店关闭潮就会到来。 无论是国美还是苏宁,现在都必须深刻反思:现有的连锁商业模式还能支撑自己走多远? 表面上,我们都觉得沃尔玛在靠“价格战”生存,其实“价格战”并不是沃尔玛持续发展到今天的原因。沃尔玛持续发展的原因在于其核心竞争力——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能力和吸引顾客忠诚的经营能力。沃尔玛把这一能力作为公司竞争战略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沃尔玛在各个方面培育起了自己独特而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沃尔玛的经营理念:通过向其战略合作伙伴放权、保持技术优势和在合作伙伴、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忠诚,来战胜竞争对手。而中国家电连锁业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一家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商业竞争力,大家还在供应商上做文章,在跑马圈地上动脑筋。 这种假设显然不是因为黄光裕出了问题才发问,而是“国美们”早就应该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家电供应商的支持和彼此相惜,没有长远持续健康的合作基础,没有吸引顾客忠诚的经营能力,自己是否还有生存的能力?如果国美、苏宁们能够早一些宽容地接受那些“唱反调、不听话的人”,也许就毋须费口舌再来问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