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大品牌”VS.大责任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牛根生:“大品牌”VS.大责任

  撰文/刘春辉

  2008年对于牛根生来说,可以用两件事情来划分上下半年。

  3月,牛根生去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的一个话题是“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而仅仅半年之后,面对“伤害面积”极大的奶粉事件,老牛又不得不亲自以实际行动去阐述那个半年前遗留命题的具体做法。“品牌”和“责任”应该是牛根生这一年头脑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奶粉事件之前的老牛笑傲江湖,剑扫群雄,何等的潇洒。对青年创业者们大谈自己的道德经,做人做事的道理,被无数人当作创业的偶像,所信服、所崇拜。蒙牛也被视为民族品牌的典范。

  如果没有奶粉事件,老牛和蒙牛依然是人们心中的偶像,2008年也只不过是各自发展历程中极为普通的一页。然而,这一年如今成为了老牛心中抹不去的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大品牌就得负大责任”,国内的乳品企业在奶粉事件中几乎无一幸免,但是卷入其中的蒙牛却引发万夫所指,被“唾弃”程度不亚于罪魁祸首三鹿。

  道德危机随后就转化为蒙牛真正的危机。“股价暴跌,导致我们抵押给摩根斯坦利的蒙牛股份在价值上大为缩水,这引得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及时补足保证金,关系到企业话语权的存亡。作为民族乳制品企业的蒙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这是2008年10月18日,牛根生给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及长江商学院同学写的名为《中国乳业的罪罚治救》的万言信中的内容。据了解,在此之前,老牛在一次国内企业家的聚会上谈到奶粉事件时就老泪纵横,表示了对蒙牛未来命运的无限担忧。

  老牛也许会想,如果蒙牛没有和三聚氰胺产生瓜葛,那奶粉事件反倒会成为自己成功塑造民族品牌的一次重要例证。也许,他还会为此就“品牌”和“责任”发表数次演说。

  时间无法倒流。即使让老牛重新再过一次2008年,对于拯救危机中的蒙牛也是于事无补。蒙牛以及其他企业的三聚氰胺不应是只在2008年掺入了乳品中,即使是2008年不被查出,日后总有被晒在太阳下的时候,正所谓“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按照老牛的“品牌责任”论,早一天被查出问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蒙牛目前也只是民族品牌,如果真正成为国际品牌的话,恐怕出此危机不是眼泪和万言书所能解决的了。

  对于奶粉事件带来的危机,牛根生的态度也许应该像一部电影的结束语那样“2008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毕竟,它教会了老牛,品牌和责任不仅仅是挂在嘴上说的,更重要的是要亲力亲为。希望2008年对于老牛是履行品牌责任的转折点。因为,下一次,人们不会再相信眼泪。

  关键回顾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段时间来牛根生等知名企业家的口头禅。

  责任在谁?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干系。有人说他一点都不知道这事。是的,在此之前,除了那些故意添加三聚氰胺的害群之马,以及他们的帮凶,其他人有谁知道暗藏在宝宝肾脏里的这颗“定时炸弹”?——“三聚氰胺”事发后自牛根生博客。

  “至于蒙牛,最后即使白送了弟兄们,也绝不愿被外国人买走。”——牛根生万言书《中国乳业的罪罚救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30663.html

更多阅读

牛根生十大元老蓝小雨 牛根生”牛“就牛在财富哲学

牛津管理评论消息:中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快速得有点可怕的,我以为,蒙牛算一家。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蒙牛背后,核心是牛根生。     牛根生之所以“牛”,就在于其对财富的收放自如,在这一点上,起码在目前的中国企业家群体中是前无来者的。

蒙牛集团牛根生:十年荣辱以奇胜以正合

  把发动农民这个中国最古老的政治智慧和借力资本这个当下最时髦的管理技术如此巧妙地嫁接在一起,纵观25年来的商业史,能出牛根生右者,无。  牛根生做到了两个第一:第一个大规模发动农民,运用农民的力量,改写整个乳业游戏规则的企业

六问牛根生:联想救得了蒙牛吗?

4日下午,蒙牛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网上热炒的牛根生“万言书”是事实,问题奶粉事件确实导致蒙牛股权面临较大风险,当前老牛基金会通过从联想控股等机构得到类似抵押贷款的方式解除了与摩根斯坦利的抵押贷款。      牛根生的这封信是

牛根生:蒙牛对三鹿不感兴趣

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三鹿收购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明了,反而愈发扑朔迷离起来,三鹿潜在竞购者名单也已经越传越长。但是日前,牛根生这个一贯高调的中国乳业“大佬”却公开表示对收购三鹿没兴趣。   自三鹿奶粉引发三聚氰胺事件

声明:《牛根生:“大品牌”VS.大责任》为网友酒畅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